新聞稿來源:傳影互動股份有限公司

pw_fmen5115559201.jpg

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觀眾票選大獎
國際紀錄片協會最高榮譽IDA獎
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非劇情片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紀錄片
爛番茄網站100%好評 創下影史最高紀錄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提名大熱門
(灣上映日期 2009年2月6日)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大騙局這本書買了很久,最近總算斷斷續續把它讀完了。

不知道為什麼,閱讀丹布朗的書,我總會想起一位逝世的小說家,Michael Crichton。他是美國八、九○年代最炙手可熱的小說家/編劇,同時也是《侏儸紀公園》的編劇、《急診室的春天》的創始者。他的作品裡頭總是富含大量的科普知識,不論是複雜的遺傳工程,還是顛覆女性主義的辦公室性騷擾,他總是能在極富娛樂性質的故事線裡頭,拉出一條理智的人文/科學主旨,作品悠遊於各類型而迎刃有餘。他在科幻小說/電影的地位,猶如軍事小說之於湯姆克蘭西、驚悚小說之於史蒂芬金。可惜的是於去年的11月4號過世。

我的第一本丹布朗(跟大家都一樣)是《達文西密碼》,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在書頁裡浮現Michael Crichton的幽靈(就像小時候看Jan de Bont的《捍衛戰警》和《龍捲風》會以為他是下一個史蒂芬史匹柏一樣)。丹布朗書中的知識廣度與邏輯推敲一開始也令人讚嘆:《達文西密碼》中對符號學的研究、《天使與魔鬼》裡頭對教廷的了解、《數位密碼》中對於網路科技的知識架構,以及《大騙局》中對於海洋學、考古學與政治騙術的深究。包山包海的知識體系與娛樂至上的精彩情節,一度讓人有21世界Michael Crichton上身的感覺。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x_ftel5103991401.jpg這幾年看了許多怪誕不經的電影,但都沒有比這部在魔幻寫實中取怪的《背馬鞍的男孩》,帶給我的後勁這麼強。心臟不好的人看到一半可能會奪門而出,不是它的影像令人驚恐,而是影像背後所承載的,滿滿的齷齪與不忍卒睹的殘酷人性。

在電影裡,富人們以一天一美元的"高薪",雇請雙腿健全的男孩來替富人家的小孩代步。雖然只需要一位,卻仍是僧多粥少,吸引了許多男孩前來碰運氣。富人家的小孩從小因戰爭的關係失去雙腿,應徵到的男孩吉亞健步如飛,但因為智能不足,所以被年幼的富小孩為所欲為。富小孩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不但對吉亞頤指氣使,甚至還當起二房東,賣起票來出租這匹「座騎」。不但在他的腳底釘上馬蹄鐵、肩上揹起馬鞍,還把他關在馬槽裡頭跟其他的馬匹一塊吃草睡覺。尤有甚者,最後乾脆送他一顆馬頭,戴在頭上,從此吉亞就不折不扣地變成了一匹馬……。

日後,富人替小孩另覓座騎,再度開出「一天一美元」的價格徵一位男孩,同樣是僧多粥少,男孩們蜂湧而上,完全不曉得籠罩在他們未來的是怎麼樣的一片烏雲……。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聞稿來源:聯影/聯贏

 

一代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
天使與魔鬼的化身,黑夜降臨的天才
2009年1月23日 春節上映
長春戲院 世界首映


★   世界知名畫家 卡拉瓦喬 生平搬上大銀幕
★ 【神秘旅行】義大利首席男星最新代表作品
★ 【現代啟示錄】傳奇攝影大師 維多里歐史托拉洛掌鏡
★ 【郵差】金獎配樂大師譜曲

流浪畫家,一代綺麗男 名列世界百大名畫家,巴洛克風格最重要的代表卡拉瓦喬,顛沛流離的一生和錯綜複雜的瘋狂情愛,激發出一波波影響後世的絕倫畫作。

故事始於卡拉瓦喬幼童時期至病終,一氣呵成的史詩鉅作。卡拉瓦喬年輕時便展露傲人才華與聲名狼籍的惹事風格,是十六、七世紀羅馬藝文圈的話題風雲人物。電影描述畫家對故鄉的熱愛和備受爭議的戀愛史。從藐視保守教派鍾愛的高貴優雅畫風,到他擅長暗底光影的強烈對比色調,勾勒出畫家細膩情感和埋藏在批判背後的赤子之心。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導演功課 不是說我最近在做的功課,而是一位美國導演David Mamet所寫的一本輕薄短小的導演指南。藉由他導演二部作品的經驗,加上他在學校與學生的對話錄,集結而成的一本小書。

書很薄,即便慢慢讀也大約一個鐘頭可以看完。每次經過書局,我總會把這本小書拿起來翻一翻,大多從前面開始翻起,然後還沒翻完就離開了。今天本來要到西門町買鞋,出來之後碰上大雨回不去,索性到西門誠品坐了下來,一口氣把這本小書給讀完了。

與其說是導演功課,不如說是編劇與剪接師的功課。David Mamet打破一般導演對於指導演員的刻板模樣,認為導演在片廠時,只需以拍攝的最小單位"Shot"去思考就好,而無須耗費時間跟演員解釋一堆。

怎麼說呢?David Mamet認為所謂的電影,是由許多看似無關的鏡頭組合而成。鏡頭與鏡頭之間可以毫無關聯。待後製剪接時藉由觀眾的理解,去賦予二個鏡頭「意義」(也就是一般說來的「蒙太奇」)。這個理論的假設是:觀眾會反芻自身的生命經驗,去賦予剪接後的鏡頭意義,而產生電影敘事感。

若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麼導演在導戲時,也就無須注入太多意見,只需要知道這場戲的主旨與目的為何即可。導演不用跟演員溝通角色背景,也不用跟解釋太完整的故事內容,只需完成單一鏡頭("shot"),那就OK了。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禮拜師很喜歡一部外國影集,叫《六呎風雲》:東方人對於死亡的態度總是矛盾的,生者對於死者的遺體處理一向拘謹肅穆,但是在喪禮的時候卻總是用歇斯底里的態度來發洩情感。相較於西方,平靜的喪禮方式與東方格格不入。《六呎風雲》跳脫一般人對於死亡的極瑞觀點,以一個「將死亡視為平常」的殯喪業家庭為出發點,比較能夠不雜帶過多的俗世情感,來看穿世間的人情百態。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生死議題令人直接想起《六呎風雲》。只是相對於美國人對於生死大無忌的開放性格,《禮儀師》中所呈現的對於殯喪業的排斥更接近亞洲人的反應。引人入勝的劇情搭配久石讓動人的音樂,讓整部片的催淚指數一百分,應該是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

以下是電影的宣傳稿:

1.中文片名: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2.原文片名:おくりびと 英文片名:Departures
3.類型:溫馨、劇情
4.導演:瀧田洋二郎
5.演員:本木雅弘(《五個相撲少年》、《白雪情緣》)
    廣末涼子(《極速追殺令》、《秘密》、《鐵道員》)
    山崎努(《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詐欺獵人》)
    吉行和子(《佐賀的超級阿嬤》)
    余貴美子(《珈琲時光》)
    笹野高史(《武士的一分》、《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6.發行公司:雷公電影公司、崗華影視傳播有限公司
7.上映時間:2009年2月27日
8.官方部落格: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搜購大型二手機具的業務員在阿財家門口鞠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躬,「就麻煩您考慮一下了。」阿財拿著估價單,心裡早了有底,在業務員轉身離去的下一秒就揉成廢紙丟進垃圾筒裡。「要我賣農耕車,門都沒有。」

業務員前腳離開,騎著機車的郵差後腳就踏進阿財的家。郵差將一封紅帖子遞給阿財。年逾七旬的阿財在進門前將信拆開來看,臉上露出高興又為難的複雜神情。

原來是阿財十五年前離家的兒子大勇要結婚了。那是他寄來的喜帖。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芭娜娜上路》記者會(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11日電)「「海角七號」的茂伯林宗仁完成他的電視劇處女作《芭娜娜上路》,在劇中有吃重演出。林宗仁說,內心戲真的很難演,拍戲時壓力很大,但盼望觀眾能看到不一樣的茂伯。

「公視人生劇展─銀髮系列」14日推出《芭娜娜上路》,導演王傳宗找來正夯的林宗仁飾演主角阿財─一個內斂而對家人和土地情濃的鄉土人物。王傳宗今天表示,《海角七號》上映前,他透過試片看到林宗仁搶眼的表現,當下便決定邀請他演出《芭娜娜上路》,沒想到後來《海角七號》爆紅,王傳宗慶幸自己「押對寶」。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張家慧 飾 芝瑩家慧,其實就是《吐司男之吻》與《宅變》的張毓晨。看《宅變》時就蠻喜歡她的表演(她的「死相」是《宅變》裡頭我最喜歡的,不過這不是挑中她的原因,表過不提);看了連奕琦的《夏天到了出去玩吧》更覺得她很有女人味。

「芝瑩」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在《芭娜娜上路》裡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如何重要我不能說,那是整部片的雷,但絕對不是未婚生子請放心,哈),我更希望她是有溫度、讓人內心感到溫暖的,所以就想起了張毓晨。在寫企劃案的時候才發現「張毓晨」其實是藝名,本名叫做張家慧。關於她名字的演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她的網誌喲。

第一次跟家慧見面,是在館前路上雲門舞集的咖啡廳裡頭。之前幫公視拍紀錄觀點的紀錄片(也就是拍《宅變》的幕後花絮)時就已經拍過她了。她那時還留著一頭飄逸的秀髮,渾身上下透著成熟迷人的韻味。見面時她的頭髮剪短了,看起來比較俏麗,而女人味則絲毫不減。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_祈福.jpg 高四那年,一個古怪的回憶一直留在我的腦袋裡。那是某個豔陽高照的周末下午,老爸和老媽到佛光山禮佛去了,老弟和老姊也分別跟朋友有約,家裡面一個人也沒有,留下我我自己在家睡午覺,順便顧家。

那天天氣很熱,家裡的電風扇似乎不夠力,整個人睡的昏沉沉的。睡了一陣後,在沒有任何的徵兆,也沒有任何外界的吵嘈與刺激下,我醒了過來。前一秒還在夢境,下一秒我就清清楚楚的醒了。如果床頭有面鏡子的話,我大概會看到自己睜大著眼睛,望向前方,那清醒的表情一定不像是剛睡醒。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高英軒 飾 大勇人稱小高,又叫高草(是的,從這個跟「高潮」諧音的綽號就知道他為人何也?哈哈哈),也就是在金馬獎頒獎典禮大喊「中國不能亡」的愛國青年,看《色‧戒》時就對高英軒的印象非常深刻。

由於《芭娜娜上路》的製作期很短,許多製作細節或是選角都得靠反射神經去直接做反應,沒有辦法一個一個演員的試鏡。我們一開始從很多很台的演員裡面開始挑,但挑出來的不是型不好就是戲不好,整體素質要齊(就是順眼又會演)的演員,在台灣,真的很少。所幸,在執行製片文希的介紹下,找到了高英軒,於是乎跟他約了一天到工作室來聊聊。

下午二點鐘,天氣正熱,高英軒穿著一件POLO杉,渾身上下看起來很透清涼地到工作室來開會。製作期正值盛夏,頂樓加蓋的穿堂風吹得我們神清氣爽,連開冷氣都不用(其實是沒裝冷氣)。為了不浪費美麗的午后陽光,我、製片RAY與高英軒將桌椅搬到戶外,喝著咬B(咖啡)和冰可樂,聊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林宗仁飾阿財是的,「芭娜娜上路」裡頭的男主角阿財,就是以《海角七號》走紅,用老月琴彈舒伯特的「野玫瑰」的茂伯。

鑑於《海角七號》看了好幾遍,從「台北電影節」的爛中山堂音效版,到平反音效的試片版,每一次我都看得很開心,看到茂伯自己一個人搖銅鈴那邊都會拍手叫好。於是在寫企劃案的時候,就決定故事裡頭的阿財要茂伯來演了。

記得到公視複審那天,有評審問我們說:「你們找海角七號的林宗仁(茂伯),覺得適合嗎?」

當然適合了,撇開年紀都是老人不說,我覺得茂伯的形象真的是太像傳統台灣老人的樣子:一頭蒼蒼白髮、瘦骨嶙峋的身影,笑起來憨直誠懇的表情,再加上是台灣北管界的國寶級人物,對於表演絕對比一般素(老)人演員要來得自然許多。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楊力州的作品,一向都很純粹,就像他愛搞笑的個性一樣。幽默是他的人格特質,他也常把這些近乎黑色幽默的特點擺進自己的紀錄片裡,形成了獨特的「楊氏風格」。

所以在楊力州的紀錄片裡,常常看得到小人物自嘲娛人的幽默感。好像在他的鏡頭之下,即便日常生活是無趣呆板的人,頓時也變得妙語如珠,活潑可愛起來。如在《過境》裡頭,拿拍片的甘苦談來開玩笑的電影工作者,或是《奇蹟的夏天》中拿斷背山來挖苦男性情誼的足球小將,或是在《征服北極》裡做的最足的,三位運動員苦中做樂的抗壓性格。

說一部紀錄片是「搞笑」的,這種說法或許有些疑慮與偏頗,畢竟紀錄片的精神在於呈現真實,其他的手法與形式都只是效果,不能凌駕於「真實」本身。但是看完《征服北極》後,楊力州刻意選擇偏向幽默的橋段擺在角色上,沖淡所謂「極地競賽」的嚴肅氣氛,我反倒認為透過搞笑所呈現出來的反作用力,是更大的壓力與絕望的反差。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芭娜娜上路距離《芭娜娜上路》殺青已經快二個多月了,直到今天才有時間動筆寫一些東西,紀錄一下當時拍攝過程時候的心情。

猶記,拍攝我的第一部人生劇展,《幸福牌電冰箱》的時候,每天晚上收工回家,不論多晚,我都會儘量爬到電腦前面,用最快的速度把一天的拍攝過程紀錄下來。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拍攝期是冬天,每天早上都得跟被窩抗戰好一會兒才能到劇組報到。晚上回家離隔天的通告往往只有幾小時之遙,我卻還是會將一些心得紀錄下來。這種馬拉松式的幕後花絮記實照理不該由我來做。只是當時的我,就是想要紀錄一些拍片時的吉光片羽,以供將來的我檢視當時的心情,做為古今的對照。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羅馬的天空愛麗絲永遠不會知道不理她的理由,就像無法理解愛麗絲為何會愛上他?

人生就像一隻追著自己尾巴的貓,不斷地給自己下難題,然後原地盤旋

「我不需要愛情,」這樣子說,「就像太陽不需要黑夜一樣的明白。」

愛情燒杯裡,少了風的催化劑,愛麗絲調配的元料,像森林大火後的灰燼,沒有任何化學作用

愛麗絲總認為,自己的好,某一天可以感動風,像土壤源源不絕地提供養分

但是愛麗絲忽略了一件事:愛情需要雙向的出入口;只有出口的愛情只會耗盡自己對感情的熱度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車 最近因為要到公視去送帶,所以常常往返於公館與內湖之間。我是喜歡騎摩拖車的人,所以都不叫快遞,自己送。因為騎車的時候,腦袋可以放空。對台北市的熟悉讓我只要手放在握把上,車子就會像自動導航一般送我到達目的地。中段的駕駛時間只要把腦袋放空,想什麼事情都行。

前天晚上,我送《芭娜娜上路》的宣傳帶到公視。到公視的那條路既寬又大,平時車流也不多。所以我都騎很快,車速大約在65到70中間。在快到隧道的時候,突然一隻黑狗從安全島衝出來往路邊跑。黑狗沒來由的竄出嚇到我前方50公尺的機車騎士,他連忙緊急煞車,卻還是擦撞到了黑狗。只聽到「唧」一聲很大的煞車聲,黑狗被彈開了一公尺遠。但被撞倒後好像沒事般繼續爬起來往前跑,最後跳進後方的草叢,不見蹤影。

撞到黑狗的騎士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因為是狗自己跑出來,不是他故意去撞,而且狗看起來也沒事,所以他就繼續向前騎。但跟在他身後的我,見到此幕,腦海裡卻浮起一件九年來沒有再去回想過的一個人。

1999年,我大三。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渺渺》到底好不好看呢?

若要問我的看法,我會認為程孝澤版本的《渺渺》有看到他想要處理一個複雜議題的野心。無奈,可能是新銳導演的青澀,片子裡頭許多演員的表演在長鏡頭下,缺點曝露無疑。所幸在張叔平的剪接下,拯救了不少演員青澀無趣的演出。只是張叔平處理影片的方法,是用快節奏的「碎剪」,而碎剪需要大量中長鏡頭搭配特寫來交叉剪接。而該片攝影師關本良的鏡頭調度,一直維持在沉穩的步調(就像《宅變》或《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一樣),根本就不適合拿來碎剪。導致片子很多地方剪接點顯得突兀非凡。不過硬要說成風格也未嘗不可。

只是我比較有意見的,是幼稚到接近白痴的片頭標準字與片尾了。當少女型字體透出工作人員的Credit時,一整個拉低電影的格調,讓《渺渺》頓時成為給懷春少女看的青春YA片。或許有人會覺得「很可愛啊」,但對我來說很Orz,至少我覺得那不是導演原先想要的風格。

張榕容是青春洋溢沒錯,但有點熱血過了頭。對話雖然自然活潑,但總有一股為了青春而青春的FU。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可能是太跳TONE了。柯佳嬿屬於比較內歛式的表演,扮起氣質少女的確還挺有模有樣。可能是角色的關係,感覺柯佳嬿的演出是比較討喜的。范植偉就可惜了,由於飾演一位「憂鬱老闆」,所以從頭到尾就是一直憂鬱,沒有任何演技可言。可惜的是在中後段跟吳慷仁的對手戲,對白太瞎(有正常人會講話講到一半突然說起《小王子》的故事,說「小王子應該還是深愛著玫瑰」這種火星文?)誠然我們都知道,小王子、玫瑰、狐狸與機師都是電影的隱喻,但喜歡「小王子」也要有個限度吧。就算有人再喜歡金庸小說,也不會在吃滷肉飯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靖哥哥,你願意讓我當妳的黃蓉嗎?」這種火星話吧……。

而且在片中,我完全感受不到一絲陳飛有喜歡小貝那一丁點。也就是說,一直以來都是小貝在單戀陳飛,但陳飛還是直的,說什麼也不彎。但他竟然會在車內跟小璦說「我是小貝的男朋友兼音樂製作人」。坐在觀眾席的我心中大喊:「屁啦,男朋友個頭!你最好是有承認過!」

但陳飛一定聽不到我的心聲,因為他一直戴著「不想聽見音樂」的大耳機……囧rz。

小璦與渺渺的愛情看似純愛怡人(誰不愛看二個正妹談戀愛呢?>\\\<�)。但看完全片,終究覺得是一部很虛無飄渺的片子。加上令人囧到爆炸的片頭片尾,整部片似乎被操作成只適合給懷春少女看的純愛同志片。雖然我相信這一切,都不是導演的本意,但當你的頭上都是一堆「大咖」的時候,我想,當新銳導演的,大概也很難說些什麼吧!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首播時間:97年12月14日(日) 22:00~23:30

製片:吳光武

導演:金桔粒

編劇:馬自明、金桔粒

主要演員:阿財/林宗仁 飾
      大勇/高英軒 飾
      小愛/李 律 飾
      保羅/Paul Rosevere 飾
      阿哲/高志宏 飾
      芝瑩/張毓晨 飾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我覺得我得了『幸福不適應』症。」

「蛤?」這三小,我們不是在吃義大利麵和魚排飯嗎?「什麼叫做『幸福不適應』症?」

「就是每次我感覺到幸福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很悲傷。」

「不懂。」

「你不能試著去理解嗎?」開始無理取鬧。

「是說…,每次妳洗到熱水澡,都會感到特別冷,是這個意思嗎?」

她丟了叉子過來,我閃過。一隻飛過的無辜蒼蠅被打到,應聲而亡。

「不然妳先定義一下,什麼叫做幸福呀?」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