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21 Sun 2009 00:49
影像-《我的阿嬤是太空人》首播日期
- Jun 03 Wed 2009 16:01
北影01-《兇手就在你身邊》(Die Mörder sind unter uns)

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德日二國雙雙戰敗。只是戰後的二國,政治氛圍完全不同,日本對於戰敗的事實低調再低調外,數年之後甚至想藉由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如教科書或是學校教育),來教育或扭轉後代年輕人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觀感。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更是激怒了臨近的中韓,認為小泉此舉無異在鼓勵(或說「不反對」)軍國主義下的日本政策。
相對於日本人對於戰敗歷史的傲慢與保守,德國人就顯得民主進步許多。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隔年,由Wolfgang Staudte
所執導的《兇手就在你身邊》(Die Mörder sind unter uns )便拍峻上映,充份顯示出德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納粹政治的自省與檢討。
- May 24 Sun 2009 19:48
情報-三立大戲《福氣又安康》

其實,金桔粒是不看連續劇的(除了最近的《痞子英雄》以外)。因為我很討厭台灣連續劇裡頭的拖戲和把觀眾當笨蛋的誇張演出。即便不看戲,對於一些比較夯的電視劇,倒也是還有在注意。前陣子回台南,希望老弟幫我推一下新戲,《我的阿嬤是太空人》。老弟先是問了公視的播出時間,得知是禮拜日的晚上十點後,他嘆了口氣,悠悠地說了一句:「那時候大家都在看敗犬,有誰會理你的阿嬤是太空人還是外星人?」(金:囧……)
我本以為《敗犬女王》只有平常會追偶像劇的迷哥迷姊們會看,沒想到冷靜理工男如我老弟者竟然也會在辦公室裡跟同事敗犬來敗犬去。看來我這個老哥如果不去了解一下偶像劇的生態,以後就不用在電視圈裡頭混了。所以才會在悶熱的週日下午二點,跑去參加三立電視台繼《敗犬女王》之後的接檔的偶像劇電視書發表會,《福氣又安康》。
- May 22 Fri 2009 08:02
紀錄-高雄拍片網專訪
- May 04 Mon 2009 13:31
影像-十年之後
- May 03 Sun 2009 02:02
生活-凌亂

前陣子,《我的阿嬤是太空人》的攝影師小鍾告訴我,「你不要一直在MSN上面掛忙碌,或是寫自己很忙。這樣子大家都不敢找你講話了。」
我的MSN上的確一直都掛忙碌,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不喜歡「登登登」的聲音,如果正在忙,也不想因為誰登入了而分心。反正上線後,有誰要找我的自然會敲我,我也會主動找人聊天。自動告知的功能對我來說實在沒必要。
只是這樣,我的暱稱便沾染上「放羊的孩子」的謊性。明明不忙碌的時候也掛忙碌,如果真的忙起來,忙碌的更升級版就是直接離線了。到時連個影都見不到,就會導致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明明人都在電腦前忙著卻離線消失的景況。
但是最近,好像真的覺得自己好忙好忙起來了,忙到一度想要關板專心做事,而不是三不五時像被制約般地不停上板看有沒有新的回應。BBS和部落格真的是freelancer的公敵呀~~(牽拖ing)。
- Apr 21 Tue 2009 23:15
生活-星巴克裡的安娜
- Apr 15 Wed 2009 10:04
預告-我的阿嬤是太空人
- Apr 06 Mon 2009 00:13
幕後-我的阿嬤是太空人

當《芭娜娜上路》還在後製時,《我的阿嬤是太空人》也通過了企劃案,悄悄地滑進我的生活,開始前製。《芭娜娜上路》講得是一個阿公的故事,而《我的阿嬤是太空人》,顧名思義,就是在講阿嬤了。一前一後都寫老人,難怪有人問我說「你是不是有童年創傷,長大要靠拍片來做戲劇治療?」
《我的阿嬤是太空人》故事背景發生在現代,場景不外乎「家中」、「學校」和一些尋常的市景街容。若在台北取景,大部份的點都被人拍爛了,能拍的也就那幾個地方。為了讓觀眾有新的視覺刺激,我們選擇了「台南」做為拍攝的都市。原因除了台南市這幾年的改變很大,不但古蹟保存的工作做的很好,新市鎮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金桔粒是台南人,內舉不避親(是這樣子用嗎?),就在自己的家鄉拍片吧。
在台南拍片,有種一解鄉愁的不思議感。故事裡的許多場景,如「中山公園」、「成功國小」以及「署立台南醫院」,都曾經是我童年記憶中的地標。我自十八歲便北上求學,畢業後留在台北工作至今。再過幾年,我留在台北的時間就跟在台南一樣久了。我常在想,到了那個時候,我究竟算是個台南人,還是台北人?於是我打算在對故鄉的回憶逐漸模糊之前,回去捕捉一些還沒被時間巨輪輾碎的歷史憶痕,把曾經在童年時期的感動與愛,透過影像來做個紀錄。
- Mar 10 Tue 2009 10:25
工商-2009影像行銷臺北市農業特色紀錄短片徵件
- Mar 07 Sat 2009 23:05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如果你曾經躲債躲到脫褲子;如果你曾經賺了一點點的錢準備晚上吃點好料慶祝結果錢被國稅局扣光光;如果你曾經房租繳不出來整天在籌錢擠房租或是封鎖MSN上的房東;如果你曾經三餐不濟身邊值錢的東西又被偷回家又被老婆白眼;那麼你來看《當幸福來敲門》,一定會非常地有共嗚。
好久前看的片子了。適逢剛剛HBO重播,所以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後的感覺還是跟第一次看完後一樣難受。或許是因為這部片所呈現出來的光景,與我自己前幾年(甚至是現在)的狀況很像吧。看了只能用「感同身受」來形容。
改編自真實故事,威爾史密斯飾演一位以推銷醫療器材維生的單親爸爸克里斯賈納。克里斯相信美國夢,買了一堆滯銷的醫療器材,認為自己可以創造某種創業奇蹟。但最後不但經濟被搞垮,老婆也跑了。房租繳不出來就算了,還被迫住到收容所,連朋友欠他的14塊錢也陰錯陽差的誤會而拿不回來,只能帶著兒子過著流浪的生活。
即便潦倒如此,他還是試著讓自己的兒子正常求學,下課後再尋找可以收容他們父子倆的避風港。最後,克里斯得到一個證券公司的實習生的機會。在幾百個實習生中,只有一位最後可以脫穎而出,成為該公司的正式員工。為了讓自己與孩子有更穩定的未來,克里斯在最落魄的時刻仍不忘記苦讀。最後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替自己的未來燃起了希望。
- Mar 04 Wed 2009 19:15
紀錄-用FCP做Offline剪接的方法
剪接剪到快起肖了。需要分散注意力,所以金桔粒今天要戴起眼鏡當老師,教各位怎麼在蘋果電腦的Final Cut Pro裡頭做Offline的剪接!好啦,其實是金桔粒為了避免自己忘記操作流程的備忘錄,火星文術語會比較多,對剪接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過。
好的,現在你/妳接著看下來的,不是對剪接有興趣,就是好奇金桔粒的葫蘆裡頭賣的是什麼藥?(其實可以直接打開給你看,噹啷~~是「金桔檸檬」。)(不好笑,抱歉)
首先我要解釋,什麼叫做「Offline剪接」?一般來說,剪接的流程是將影像素材匯入到電腦裡頭,然後用剪接軟體進行剪輯(廢話)。但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一般人的電腦不常換,但是攝影機的規格卻不斷地升級。從一開始的DV格式、到DV-Cam,再到HDV、再到HD。也就是說,你的電腦等級沒變,但影像素材卻已經升級成天邊的一朵雲了。有點像是有人的電腦還在486用DOS,但微軟的OS卻已經升級成VISTA,怎麼跑都跑不動(引喻失當,我道歉。)
影像素材升級成天邊一朵雲?難道是要找蔡明亮來剪接嗎?別鬧了。有人會問說,如果影像素材升級的那麼快,那我為何不一直維持在DV格式就好。電腦跑得動,也不需要去煩惱格式問題。
- Mar 04 Wed 2009 02:06
紀錄-我的阿嬤是太空人之導演心事

映萱,抱歉打擾妳培養情緒。我知道妳剛剛的情緒還沒到位,哭不出來。導演跟妳講一個故事哦,妳要不要聽?
這個故事,欸,其實是我的故事。妳知不知道這個劇本是怎麼來的?(搖頭)呵,其實這是我的故事哦……。正確一點講,其實是我和另外一個朋友的故事,不過妳演的,其實是小時候的我。
不是,我不是女生(哈)。不過我小時候,也有一個很疼我的阿嬤。她常常會帶我到菜市場,一塊去買菜。對,就像劇本裡面,阿嬤對小玉一樣的疼愛。
我的阿嬤左手有戴著一只戒指。我常常看著她,用戴著戒指的手,打開她的皮包,裡面總會掉出好多的鈔票和銅板。我的阿嬤會用那些錢幫我買零食、買很多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玩具。
對,很羨慕我吧?其實我現在想起來,也很懷念那個時光呢。有時候呀,買東西會找錢嘛,阿嬤都會不吝嗇給我五塊、十塊當做零用錢花用。對八歲的我來說,對,差不多就是妳這個年紀,有個五塊十塊在口袋裡頭叮叮噹噹,是一件很神氣的事哦。
- Mar 02 Mon 2009 10:56
紀錄-我的阿嬤是太空人之殺青

又殺青了!
這次拍片的感覺跟《芭娜娜上路》完全不同。芭娜娜在一種雖然緊湊但很愉悅的情緒中完成了。但是在拍《我的阿嬤是太空人》時,卻一直被一股莫來由的負面情緒給籠罩著。
可能是芭娜娜裡頭,角色間關係比較單純,處理起來並不複雜。但《我的阿嬤是太空人》一下子就來了全家福(五個人),還有醫療議題的專業部份。以前看醫務劇如《急診室的春天》、《實習醫生》總是看得很爽,拍起來才發現自己技術與專業上的嚴重不足。即便是開拍前就已經詢問過好幾次醫生的專業意見,拍攝時仍感捉襟見肘。
上禮拜,台北陰雨霏霏,但台南一整個禮拜都是晴朗的好天氣。可能是拍攝點與點之間的交通方便,減少了許多舟車勞頓的時間,因此《我的阿嬤是太空人》的場次從《芭娜娜上路》的四十五場增加到六十五場。拍片時,我的情緒一直很緊繃,不但要處理演員的部份,還得顧慮拍攝行程。許多戲我都害怕拍不完而想要放棄了,幸好在攝影與副導的溝通之下,大家願意無怨無悔地拚完那些戲,我們才能完成所有的場次。
- Feb 20 Fri 2009 21:12
紀錄-我的阿嬤是太空人00

日期:2009/02/20
地點:台南(《我的阿嬤是太空人》主景
終於要開拍了,今天是開拍的前一天。
下午1點跳上車,製片助理學承車子開的又快又穩,四個小時後我們便從台北拉跋到了台南。
這次的小品電視/電影拉到台南拍有二個理由:一、台北的景大部份都被拍爛了,觀眾需要新的視覺刺激;二、因為我是台南人。
到了台南後,先到了台南市立圖書館看館管的大榕樹,以及它們所提供的燈可以到多亮。配線等技術問題解決後,我們便到主景,「家」來勘景。
- Feb 18 Wed 2009 22:08
生活-欲言又止

我的生活最近多了很多「不能說的秘密」。
有些話倒也不是不能說,而是講出來的話,很多都是自己的真心話。講真心話有什麼不好嗎?當然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當那「真心話」無助於解決事情,反而會被解讀成「譏諷」、「挑毛病」的時候,或許就要考慮要不要說出來了。
最近在工作上碰到一些處理事情的瓶頸。以往鄉愿的我對很多事總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事情能夠圓滿達成,用誰的方法無所謂。而且在這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彼此的尊重與互信是很重要的,即便有美學上的衝突,也很少去挑戰別人的專業。一直以來倒也相安無事。
但是最近碰到的問題就是:開始有人逾矩,然後進而質疑你的專業。當然我不敢說在這塊專業領域上我是最頂尖或是最好的還是怎麼樣,但至少我知道我在幹嘛。有些決定就算保守,也是在種種考量下所做的。但若只是看我好好先生就開始在其他人面前大言不殘,那可就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 Jan 30 Fri 2009 23:12
電影-《Swing Girls》

前言:
剛剛轉到東森電影台,看到一部我很喜歡的音樂電影,《Swing Girls》。當初看完這部電影的激動,在這次的重播裡頭一樣得到了滿足。所以挖出之前的舊影評,回味一下。
--
最近的日片市場(2005)吹起一股純愛風,從前一陣子的岩井俊二回顧展裡重溫了《情書》、《四月物語》的浪漫情懷、以及以岩井俊二御用攝影師筱田昇為賣點的《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看到了灑狗血的愛情悲歌、到最近的《現在,好想見你》以及四月即將上映的《花與愛麗絲》,都是純愛到不行的浪漫愛情故事。不知道之後片商會不會進口一些比較輕快的日片,來緩合一下走出戲院後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觀眾的情緒。
有別於純愛電影的為愛沉重,矢口史靖的電影一向讓人覺得青春無敵,動感搖曳。《水男孩》是台灣觀眾最熟悉的矢口史靖電影:誇張如卡通的角色人物、爆笑的劇情、獨樹一格的鏡頭語言,以及隱藏在劇情內的內歛情感,都是矢口史靖電影的特色。這些《水男孩》裡的優點,在《Swing Girls》裡面可是一點都沒有少。
- Jan 29 Thu 2009 23:12
生活-禁忌(Taboo)與菸草(Tabacco)

在這個視菸草為禁忌的城市,我吸了一根社交菸。
剛認識的友人遞給我一根Slim,好像我會接過去的理所當然。我一開始還猶豫要不要接,但接下來的動作就像寫定的劇本:我從她手中接過了菸,點上,吸了一口。
我三十歲,我不抽菸。不抽菸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純粹沒有這個習慣。雖然很窮,但「窮」似乎也不構成「不吸菸」的理由。我有喝純喫茶的習慣,每天都要喝個二、三罐;我也有喝咖啡的習慣,每個禮拜一定會上星巴克一次;我也有看電影的習慣,每個禮拜都會看個二、三部院線片。這些習慣都很花錢,換算成買菸大概是中菸槍的量吧(白長壽限定)。
其實在拍片時有很多接觸到抽菸的機會。一開始不認識的工作人員看到我,為了表示友善,第一個動作都是遞菸。我通常都是婉拒,不過這次(可能是有一點點做壞事的心態作祟吧)我卻反常地把菸接了過來,然後裝模作樣的抽了幾口。
對不抽菸的我來說,菸,很臭。嘴裡含著一團尷尬的氤氳,不知道該吸進去還是吐出來。抑或,我也不清楚什麼叫做吸進去或吐出來。搞不好我已經把菸吸入肺裡只是我不自覺,或是我一直以為自己在吸菸,其實只是嘴含著罷了。氤氳在我的口腔存活幾秒之後,以嘆息般的口吻被輕輕吐了出來,像一股具象化的怨氣。
- Jan 21 Wed 2009 09:00
舞台-遇見夢想的彩虹:K24

有看過《尋找新樂園》嗎?強尼戴普飾演的蘇格蘭劇作家詹姆斯貝瑞,為了讓嚴肅的觀眾能夠接受喜劇,特地在觀眾席裡安排好幾個樁腳:孩童們。小孩子看到有趣的地方,會自然而然地笑出來。這些笑聲敲著那些正襟危坐的淑女紳士們的心門,提醒他們說:喂,你們不要再ㄍㄥ了,這個梗真的很好笑,趕快笑吧。
於是,在情緒的渲染下,一群未經世事的小朋友,竟然成為教導成人「該如何笑」的良師益友。
或許在看蔡柏璋自編自導的舞台劇《K24》時,無需有人提醒你何時該笑,巧妙設計的劇本與無厘頭的對白就夠本讓你捧腹大笑了。但在笑聲的背後,我心裡頭不斷轉著一個問題:糾竟,是怎樣的魔力,可以讓一群人齊聚一堂,為了一部誇張、惡搞卻又不失深度的喜劇,深深痴迷五個鐘頭。
要問我,我會說,我看到了「夢想」的本質。
- Jan 13 Tue 2009 18:15
新聞-大辣宣言 網友五成贊成先性後愛,自創口訣傳愛道

【大辣宣言】2009年1月16日 長春戲院獨家上映
09年第一部性愛喜劇【大辣宣言】即將在台上映,電影劇情像台灣新一代的夫妻和情侶,錯綜複雜又精采萬分。電影公司舉辦網路活動「先有性,還先有愛」,百名網友熱烈參與迴響,大膽分享自己的「大辣宣言」。據統計贊成「先有性」和「先有愛」 的網友各佔五成,如同電影英文片名「Sex with Love」一樣,現代人的性愛觀仍然呈現拉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