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最近在忙一支短片的案子,從月初入圍到月中完全沒有時間寫格
(只隨便寫了二篇「凡爾賽拜金女」和「黯陰羊的金馬套票」)
以往入圍後拚命寫灌水都沒有進入複賽
今年放給他爛反而入圍了(莫非定律?)
大概是年中那一段心情鬱卒的時候寫的一些東西
累積起來的一點莫名其妙的文章情感吧
--
本篇宣告意味大於實質
目前分類:i-Life (167)
- Nov 17 Sat 2007 11:24
生活-《金桔粒電影相對論》決選入圍最佳生活品味部落格
- Oct 30 Tue 2007 12:28
生活-《金桔粒電影相對論》入圍最佳生活品味部落格
- Oct 18 Thu 2007 21:57
生活-穿牆人首映

李佳穎這張《穿牆人》劇照從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後就一直留在我的電腦桌面
前陣子才被《色戒》取代
喜歡這張劇照的原因是李佳穎所飾演的「諾諾」在裡面有氣質到爆炸
完全沒有「米可,GO」的臭奶呆臭奶呆
劇照師抓的味道極好
在構圖與意境上我喜歡這張照片更勝過電影
而今天終於有機會看到《穿牆人》的試映
導演是詩人鴻鴻
鴻鴻導演的作品我只看過《三橘之戀》
不過那時年紀小,有看沒有懂
所以對鴻鴻和三橘的印象都不深刻
不過《穿牆人》著實令我改觀了
最近台北詩歌節緊鑼密鼓的準備開幕
《穿牆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台北詩歌節的開幕片感覺
因為裡頭的文字、旁白與影像意境都非常非常詩意,部份場景也是劇場味十足
不論是攝影機運動、旁白的運用、音樂的搭配與符號的流動都非常非常的精彩
雖然有一些故事邏輯上的瑕疵
但瑕不掩瑜,仍是今年不得不看的國片之一
(這部片可以討論的東西太多,晚一點再寫評論)
- Oct 15 Mon 2007 17:20
觀察-《Juno》
前陣子在 蘋果預告片網站 看到一部電影,片名叫做"Juno"
是由《X戰警:最後戰役》中飾演Kitty Pryde的Ellen Page和《雙面女間諜》的Jennifer Garner主演
從預告片看來,似乎是講一位16歲的高中生Juno(Ellen Page)意外地懷孕
由於年紀尚輕,無法撫育孩子
有趣的是,當她把懷孕的事告訴父母親之後,他們竟然沒有誇張的反應
反而開始對Juno的男朋友開始品頭論足,甚至熱心地幫她找尋可以領養孩子的「養父母」
電影就是在描寫一連串尋找「父母」的過程裡,所發生的故事
不像一般少年懷孕後哭天搶地的親情倫理大悲劇
"Juno"則舉重若輕,詼諧地面對「婚前性行為」與「不婚領養」這二個難解議題
導演是執導過《銘謝吸煙》(Thank You For Smoking)的Jason Reitman
有看過《銘》片的應該都會被片中Aaron Eckhart狡滑而又完美的詭辯技巧所折服吧
"Juno"想必也會給觀眾不小的顛覆觀點
- Oct 14 Sun 2007 02:15
生活-咖啡豆的人生

工作室附近有間全家便利商店,裡頭設置了一排公共空間,讓往來的遊客可以落腳歇息。
長型桌覆上一面玻璃,架置在落地窗前。白天的時候可以透過玻璃看到街頭巷尾匆忙來去的都市人;到了晚上,玻璃反射店內的日光燈,落地窗瞬時變成一面大鏡子,映射著我們桌前簡單的宵夜,與一顆疲倦的心。
前陣子常常跟工作室的朋友往那公共空間鑽。某天,我和另外二位朋友拎了幾包泡麵、幾罐飲料和罐頭到櫃檯結帳後,就當全家是我家一樣吃喝聊天起來。當墨黑色的夜幕籠罩城市,落地窗變成大鏡子反射出我的形影。我抬頭一看,竟被自己頹廢的造型嚇了一跳。
由於這二週忙得像是浮在半空中、被事拖著走般的腳懸空。一天睡不到三小時,人也魂不守舍。體重降了點,頭髮掉了些、反倒是鬍子蓄長了,在臉上製造出像highlight/shadow般的舞台燈光效果。在便利商店與自己的初照面,沒有佛家「明心見性」的頓悟,反倒像看到明鄭時期的海賊王,被那半原始半文明的不協調感給嚇傻了。
套一句「娃娃看天下」中瑪法達爸爸說的話:「我看起來沒有四十歲中年人的風采,卻有二十九歲年輕人的老態。」
- Oct 07 Sun 2007 02:28
生活-一個人的房間

(攝/半糖,摘自《擁抱》)
一個人的房間
電風扇摻著秋意捎來涼風
接觸不良的燈泡灑下微弱的光
電流像鐵板燒般滋滋作響
房間裡充滿了與外界相反氛圍的作用力
歡迎回家
一個人的房間
如果肚子餓了就煮碗麵吧
一把雞蛋麵加一顆皮蛋是最好的晚餐
水煮的咕嚕咕嚕,把麵蛋菜調味送到鐵爐集中營
呼嚕呼嚕煮個三分鐘
再灑一把鹽
白菜沁出的甜在我口中微笑
味蕾滿分
一個人的房間
手提電腦的液晶銀幕透出科技世代的光芒
鍵盤間飛快的手指像是在編織著夢想
隨著搭搭搭的打字聲
幻化出無限的可能
創作出口
一個人的房間
把燈熄了,你會看到月娘偷偷跨一隻腳進來
在窗邊乘涼
那光雪白如少女肌膚,透著無限暇想
「這是我的棉被這是我的床我躺在床上感受時間拂過我的肌膚」
望著白淨的月光我想著,關於存在感的問題
然後睡意爬上我的眼皮
沉沉睡去
--
晚安
- Oct 01 Mon 2007 03:28
生活-心情換季

最近明顯地感受到天氣的變化
時而陰雨時而豔陽,每天都像洗三溫暖一樣
雨衣和夾克成為車上的必備品
誰都說不準早上好心情的老天爺到下午會不會變臉
我喜歡換季時節,可能是體內不想一直流著壞死的血液吧
每當夏天看到秋天的顏色,或在冬天嗅到春天的味道
全身毛細孔都會張開,去體驗換季的舒爽
好像用不求人在搔癢一樣的舒爽
- Sep 26 Wed 2007 03:14
生活-中秋節
愛國東路/中山南路 交叉口
5:45 P.M.
禮拜日下午拍完台南人劇團的《馬克白》後
為了拿票給朋友,工作室的貓哥把車開到中正紀念堂站的五號出口,多等了五分鐘
等待當中,看到了愛國東路西邊的夕陽餘暉
厚厚的雲朵襯著藍天為底,桃紅般的陽光邊鑲雲朵的輪廓
圓圓滿滿的像草莓棉花糖,看起來好吃極了
想說機器在身邊,浪漫因子湧現
就架起腳架抓起DV,把這美麗的一幕給捕捉下來
工作結束後可以看到漂亮的夕陽令人神清氣爽
把剛剛聽不懂馬克白台語念詞的混亂情緒統統一掃而光
晚上飄起了小雨
回到工作室稍事休息,隨即出門和編劇小馬討論新劇本
航不朗噹討論完也快10點了
整理了一下工作室後,跟鄭大凱與貓哥到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吃宵夜
然後無視店員的白眼,肆無忌憚地在店裡面高聲闊論「愛情的純粹」與道德的核心價值
三個人吵了二十分鐘後沒有結論
各自飽飽的胃和吃了宵夜的罪惡感,回家
那天,我搭上凌晨四點十分的統聯夜車
四個小時又三十二分後,回到台南老家
與家人一塊過中秋
- Sep 23 Sun 2007 03:05
生活-似夢非夢

研究所期間讀《夢的解析》時,曾興起過「紀錄夢」的念頭。但要記夢何其容易,不但易忘,也少有人能夠夢一做完便清醒地坐回桌前將夢記下來。為此,我買了一支錄音筆,擺在床頭邊。每當做完夢,我就打開錄音筆,用口述的方式將夢的細節紀錄下來。不但省去下床找筆一字字爬格子的時間,錄完後還可翻身繼續睡大頭覺。
只是這個實驗進行一個暑假後宣告結束。不是因為偷懶,而是某次翻身時不小心把錄音筆給壓壞了。於是我的「夢的歷史」隨著崩壞的錄音帶而成為另外一個夢境。
前一陣子工作忙,待在工作室的時間變長了,有時候甚至還睡在裡頭。住的宿舍好像開始長出仙人掌般荒蕪開來。正好日前老姊搬回台南,南下之前留了一些傢俱給我。我就找了一天(其實就是昨日)將房間整頓了一下,現在的宿舍終於像點樣子:有電視、一套和式桌椅跟一組小小的泡茶機,感覺很cozy。
為了慶祝新舍「落成」,昨晚我躺回久違的床上,難得地跟它溫存一下。
然後就做了一個很安靜的夢。
- Sep 09 Sun 2007 01:48
生活-大悲咒

可能有些人知道,我從小就會念大悲咒,而且是梵語版的那種。但可能沒人知道,我每天要念21遍的大悲咒當做功課,然後迴向給法界眾生(這是我爸的說法)。也就是說,不要以為金胖子每天油茲茲的四處閒晃無所是事,我可也是為了累積自己的功德而天天做功課呢。
其實會念大悲咒沒什麼了不起的,頂多就像學會了一首不懂歌詞的外文歌。聽說用梵語念大悲咒可以直達天聽,每天二十一遍的大悲咒像是進入極樂世界的入場卷般,保證After life的日子無憂無慮。對童年的我來說,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死亡的代名詞,而是一個像迪士尼樂園的遊樂天堂,裡頭的菩薩活佛都像米老鼠與唐老鴨般的可愛歡愉。
只是為了學會大悲咒,也著實花了一些時間。老爸自從信佛之後,以後每逢出遊,車上放的不是「南無阿彌陀佛」、「慧律法師講經」,就是「大悲咒的梵語傳唱」。那些錄音帶我從小六聽到國二,聽到都可以隨著旁白的女聲朗朗上口了。
某天,大概是老爸覺得我跟老弟有慧根,發現我們有這方面的「語言天份」後,他靈機一動,跟我們宣布,只要有誰能夠在一個禮拜之內不靠任何幫助完整背誦出梵語的「大悲咒」,他就會給我們一人一千塊的獎學金。
- Sep 03 Mon 2007 09:15
生活-過去

(攝/周以文,摘自《幸福牌電冰箱》劇照)
前幾個禮拜在家看電視時,無意間轉到公視,看到正在重播的《幸福牌電冰箱》
雖然家裡面已經有DVD
我還是看了下去,做了一些DVD畫質與電視播出版畫質的比較(←一堆藉口)
但不曉得為什麼,二年前把它當做是案子和作品的《幸福牌電冰箱》
現在退居到觀眾的角度,我竟然在電視機前咬著棉被含著淚水把他看完了
看Calbe和在家看DVD的感覺不太一樣
這算是自溺嗎?真丟臉
- Sep 02 Sun 2007 10:40
生活-微醺

研二那年電視課的最後一天,林樂群老師帶一群修課的同學到Blue Note狂歡。同學中有一組就是做Blue Note老闆蔡爸的專題,大夥就一邊看片聽爵士樂吃小菜喝酒,非常愜意。喝到一半,有些同學開始不勝酒力,有些還是老神在在。我問某位主播同學還好吧,因為他明早還要播新聞。他頂著略紅的臉對我說,「還好,酒喝到微醺的感覺最棒了。」
「微醺」對我來說,是個很奇妙的字,一種介於「醉」與「不醉」的twilight zone。但不勝酒力的我對「微醺」的拿捏總是力不從心。喝少沒感覺,喝多又變肖伯。對我來說,尋找微醺似乎跟女性主義者尋找高潮是一樣的神聖。
- Aug 31 Fri 2007 22:43
生活-一個人的電影院

(攝/便當小姐,摘自《日記情人》)(此乃稿缺,舊文重貼)
曾經有這麼樣的一個經驗,在小小的二輪戲院看戲,因為電影太難看而睡著,醒來的時候,四面八方烏黑一片,好像被人關在有空調的密室一樣。
這麼樣一個的奇怪經驗。
前一陣子回士林,原本想要再重溫看大學時期看二輪戲院的回憶,卻發現已經關門大吉了。那是士林夜市旁的「立峰戲院」。以前只要沒事,總會招三五好友下山,到夜市逛街吃東西,然後以看最後一場二輪電影做為一天的結束。斜對面有放映首輪的「陽明戲院」,但我從未花錢買票進陽明戲院看過院線。或許是某種堅持(或是制約),看首輪我總是到西門町的電影街去看。二輪電影的話,立峰戲院換片的速度正好符合我的需求。
那天是禮拜五晚上,因臨時找不到朋友,所以就自己下山,進行我的電影巡禮。禮拜五晚上的二輪電影院冷冷清清的,連賣票阿婆都跑到外面吃雞排看電視,售票口空蕩蕩的,連選片都沒有人建議。好不容易,我買了小廳最後一場的《學校四有鬼》。這種電影還會有人看,或許連售票阿婆也覺得不可思議吧!對我而言,與其花個八十元到百視達租片躲在寢室看小螢幕(再加上陽明山上根本沒有什麼百視達還是百慕達的),我寧願下山花個七十元到電影院看「電影」。
到了九點,進入戲院,我才發現:我是這場電影的唯一一個觀眾。的確,禮拜六就有新片上檔,再也沒有地方比禮拜五晚上最後一場的二輪電影院更冷清的了。
- Aug 28 Tue 2007 11:43
生活-失去之後開始想念

(攝/半糖,摘自《百日無眠》)
幾天前在朋友的MSN暱稱上,看到一句"I miss you."。雖然不知道文字所指涉的對象是誰,但言簡意賅的強烈情感也足以讓我透過銀幕感受迎面而來的文字熱度。
我很喜歡"miss"這個字,除了簡單易懂好拼之外,也是我學到的前幾個英文單字之一。("Good morning, Miss Lin.")但更令我著迷的是miss這個字所包含的雙重含義,失去/想念。失去之後開始想念,雙重含義下包含的因果關係總是令我頭皮發麻。
- Aug 26 Sun 2007 20:41
生活-厄夢

前幾天忙著思索一些定位和工作的問題,忙到睡眠時間加起來不到10個鐘頭
昨日終於有個時間可以早早躺下來休息
可能是因為太累的關係,再加上《東京鐵塔:老媽與我,有時還有老爸》
這本書的後勁太強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情況之下,在我昨晚補眠的12個鐘頭裡
果然紮紮實實地做了一場惡夢
- Aug 25 Sat 2007 00:13
音樂-楊佩佩精裝大戲主題曲2

某天,工作室的貓哥帶了一張CD,神秘兮兮地對我說:
「嘿嘿,金導你要不要燒這一片呀?」
我看了一下CD封面,「楊佩佩精裝大戲主題曲2」?
這不是我高中時期把錄音帶聽到爛,帶子都捲到磁頭的精典大碟嗎?
現在看到這張CD的我就像豬上了天堂一樣的爽
馬上迫不及待地插入……電腦光碟裡,放出來聽
第一首周華健的「刀劍如夢」就讓我濕了……眼眶
- Aug 13 Mon 2007 10:36
生活-房間
- Aug 08 Wed 2007 10:58
謝宇威/一儕花樹下

最近想要參加客家MV比賽
所以找了一些客家歌曲
之前對客家歌曲的既定印象就是,有點俗、有點土,甚至都是拿卡西的調調
但是透過朋友找到一位客家音樂的創作者
他推薦我幾位歌手,要我上網去查他們的創作
謝宇威就是其中一位我很喜歡的創作者
- Aug 07 Tue 2007 09:25
沈睡的青春-專訪張孝全&郭碧婷(1分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