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有美劇《漢娜的遺言》劇情雷,尚未看過本劇的捧油們請斟酌服用。)
人在文化沙漠台南,電影院都只有上映商業片。喜歡的大片都看完了 (但不想看Baywatch)。等待「惹媽咪」(The Mummy)的同時,來推薦一部我很喜歡的美劇,《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才女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因為頗有死諫的冤情疑點,引發全國人民高度的同情心與鍵盤科南精神,紛紛想要找出背後的誘奸的兇手想除之而後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被當做探案文本,鄉民們想從字裡行間中去抽絲剝繭作者林奕含的生前狀態,像是全民運動般地尋找故事裡頭的犯人與傷痛的源頭。
無獨有偶地,網路串流影片公司Netflix(網飛)也正好推出一部改編自Jay Asher的同名小說美劇《漢娜的遺言》,描寫一名正值豆蔻青春的少女漢娜,在學校經歷過同儕間精神上與肉體上的種種霸凌後,將自己走上自殺一途的心路歷程錄成了七卷共13面的錄音帶在校園裡頭流傳。所有在錄音帶裡出現的同學們人人自危,而其中一位被點名的竟是漢娜生前的好友克雷。他聽著錄音帶,一方面為漢娜所遭遇到的霸凌感到憤恨不平,另一面又害怕聽到屬於自己的那捲錄音帶,就算他不是漢娜的B面第一首,卻也是推了漢娜自殺一把的共犯結構。而在聆聽錄音帶的過程中,真相越辯越明,我們才發現所謂的霸凌並不是只有開幾個惡劣的玩笑或是吃吃豆腐那麼單純,而是一樁樁更邪惡的人心叵測與真實的犯罪……。
(以下文字有《神力女超人》劇情雷,未看過電影的捧油請斟酌服用。)
(以下文字有《異形:聖約》雷,未看過電影的捧油請斟酌服用。)
電影看多了,總被家人嫌棄說我的看片口味是他們的反指標。舉凡我認為好看的他們一定覺得悶,我覺得難看的他們卻看得津津有味。害得我越來越不敢跟別人推薦電影:看到爛片賭爛我事小,浪費新台幣和生命事大。看電影是很主觀的事,對於所謂的好片爛片,這幾年變得比較不敢妄下斷語。
(以下文字有電影《吃吃的愛》微雷,尚未看過電影的捧油請斟酌服用。)
可能是賀歲片的關係,片商必須將《健忘村》當作喜劇片來宣傳。但對我來說,它的類型更像劇情片多一點。做為《10+10之海馬洗頭》的長篇改編版,《健忘村》 不難看出導演想成就一部「寓言電影」的野心。劇中的忘憂神器其實就是負責洗腦的國家機器,它刪除(教科書)中不堪的歷史回憶,讓人民以為自己沒有過去,徒留開心的回憶度餘生;在健忘村裡沒有「個體」,只有「編號」與「代號」。個人的情感並不重要,你只要愛載你的領袖就可以了。平常把你當奴隸使,以追求國家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只有在外侮來臨時才會記得你的專業,重用你的專長來抵禦外侮。然而,戰爭過後的改朝換代,絕對的權力令人絕對腐化。新的繼位者或許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卻不肯改變管理系統,繼續用愚民的國家機器統治著人民,其「反烏托邦」的訊息不言可諭。

"I don't know the key to success, but the key to failure is trying to please everybody." (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訣 但是失敗的秘訣是想討好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