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為自己的抗壓性和EQ都蠻高的。即便工作再累再忙也能維持一貫的形象而不崩潰。直到最近才發現工作壓力已經大到將自己的耐性和平常心,像使用多年的輪胎一樣慢慢給磨平了。

最近在讀賴聲川的《創意學》,覺得很有意思。在逐漸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現今社會,當一個人的文化資本強度已經開始大於其他傳統產業。原來虛無飄緲的靈光乍現,也成為推動新時代的神。

前陣子看《美國天使》時看到一段對白,一對穿著誇張華麗的潛意識男女,探討著人類的創意來源所謂何來?他們認為,所謂的「創意」或「創作」,不過是自身的生活經驗的反芻,然後依照每位創作者的背景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樣貌。

因此,即便是出生在一個平凡再也不過的家庭如我,也有機會透過思考過程與創作機制,反芻自身的生命經驗來創作。若那故事平凡無奇,人們便稱之為「通俗」;若那故事前所未見,那便稱之為「創意」。

當然這是自己對於「創意」的粗淺解釋。而且再次重申,這不是我今日這篇碎碎念的重點。
那,重點是?倒也還好,碎碎念罷了,其實沒啥重點。進入職場之後,每個人便開始依自己的職位身份,做角色扮演。因為我的成長背景與家庭教育,或許再加上一點DNA的作祟,我慢慢形塑成現在的「我」:一個極為鄉愿,盡力想要跟別人當好朋友、身段柔軟不鹹濕、行事低調不背刺的小小創作者。

有人說,狂狷是身為一個偉大創作者的特質。沒有前衛的思想,就沒有推動世界的力量。只可惜我並不想當一位狂狷的人。因為我想跟全世界的人做好朋友,狂狷勢必會招致他人側目。鄉愿如我絕對不可能拒別人於千里之外。

然而,我的心智也可以狂野,但那不代表這瘋狂特質必須與外在行為做同步構連:一個溫吞的人也可以有瘋狂的想像,一個瘋狂的人也可能腦袋空白到掉渣。

再來,是對付這個世界的姿態。

我承認,在工作職場上擺出特定職位所必須有的樣子,適時地發發行政脾氣,是有利於管理員工。但這標準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一個創作者不必然要耍酷裝狠,才能夠鎮服於人,或別人才會覺得你屌。我比較重視內容層面。關於外在事物的溝通,只要在一定程度的禮貌之內,我是不在乎任何繁文縟節的。人只要一開始倚老賣老,裝出一付自己永遠學不會的行政嘴臉,那麼你就會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大概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進入職場後,都變得更現實、更冷酷的原因吧。

但我不相信唯有如此才能夠生存下去,至少我想用自己習慣的姿態,去闖盪這個世界。或許我無法像史丹利庫伯利克那般專斷,或是像一些大牌導演到現場砸劇本摔帽子以顯示自己的權威。但我相信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自重而後威。這無關乎擺出來的氣勢為何,而在於你自己對於這個產業的了解與準備。

人總是要倚賴自己熟悉的姿態,才能夠快樂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否則就會造成認知不和協的矛盾,然後演變成許多現代文明病。我會學習扮演好自己的職場角色,但希望是以本我的方式來做那件工作。否則當你漸漸失去本我,就算當了成功的「他人」,到頭來也會因為喪失了自我,而後悔莫及。

(丟鍵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金桔粒 的頭像
    我是金桔粒

    金桔粒的電影筆記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