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哀傷的電影。不是因為賦新辭強說愁,而是因為電影某種程度在反映人生,而生命總是充滿著不完美。
「人生無常」這道理,導演Ounie Lecomte是懂得的。改編自Ouine Lecomte真實的童年經驗,《等待回家的日子》描寫一名叫做陳熙的小女孩,在九歲那年被父親帶到孤兒院棄養的故事。原本與父親十分親密的陳熙,無論如何不能想像自己也有被拋棄的一天。在拒絕相信事實的情況下,她想盡辦法要逃出孤兒院,以為在院內做些忤逆的行為就可以讓她被院方趕出去。但是院方對於格格不入的小孩早已司空見慣,畢竟沒有人是自願到孤兒院來。他們對陳熙並沒有放棄,反而是注入更多的愛心,並且積極地幫她尋找領養父母。就在等待新父母的同時,陳熙在孤兒院裡頭結交到了朋友,在面臨他人與自己的困難之際,也逐漸改變想法,接受自己被棄養的事實與命運……。
這是一部既寫實又悲傷的電影。由於是從導演自身的童年經驗出發,電影充滿著強烈的自傳色彩。導演Ounie Lecomte在韓國出生,但是被法國養父母所領養,所以在法國長大。歐陸社會對於人性的觀察注入到她的作品裡去,其冷洌與貼近現實的攝影機運動和光影讓她的作品在其他的韓國電影裡頭,不論在視野上或是觀點上,都脫穎而出。但若單純只是因為「改編自真實故事」或許還不夠吸引人。因為這種被人棄養的戲碼在新聞台裡屢見不鮮,實在無須到戲院裡頭再去溫習他人悲慘的人生。但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監製是李滄東,讓我對這部電影增添了一絲的好奇。
熟知李滄東的觀眾們都知道,他是一位極度抗拒"Happy ending"的導演。李滄東曾任韓國文化部長,著作等身的他,拍出來的片子沒有一般文人導演的唯美耽溺,反而是用寫實的角度逼著觀眾去審視世間的種種不堪。他的作品屢屢在國際間得獎(如《密陽》和《綠州》),影片中總是透露著「這個世界上沒有快樂結局」的訊息。而在《等待回家的日子》裡頭,我們也接受到了同樣的訊息。對李滄東來說,儘管不幸的戲碼不斷地在現實生活中搬演,但這一切的苦難卻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身處無垠宇宙的微小個人,我們的所做所為能夠撼動天地、改變命運的機率,實在是小的可憐。這和傳統好萊塢的三幕劇中,只要努力就有回饋的正面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
也是這種悲觀,讓《等待回家的日子》的角色顯得比較有人味。在電影開頭,導演刻意迴避父親的形象,許多鏡頭的處理都故意將頭切掉,象徵某種「父親的缺席」。只是那缺席又不如一般類型片來的強烈,父親的臉在某些吉光片羽還是會出現,如在廁所裡頭幫她擦拭髒掉的皮鞋,或是進孤兒院裡頭的最後一面。這些設計若有似無地擺在電影裡頭。沒有很強烈的控訴,但都隱隱約約地撕裂著小女兒與成人社會之間的親密關係與連結。
我非常喜歡電影裡頭,導演一步步點出陳熙接受自己進到孤兒院的手法。有一場戲是,陳熙來到孤兒院的第一晚,幾個小朋友圍在一塊玩抽牌,其中一張牌是「客人牌」。有人問說:「疑,今天有客人來嗎?」另外一位回答到:「有呀,就是今天剛來的那個小女孩。」剛發問的小朋友立刻回說:「可是她不是客人呀,她跟我們一樣,今後就要住在這裡。」站在她們背後的陳熙聽到這段對話,心都碎了,止不住地哭泣。沒有刻意的對白鋪陳,用一場遊戲點出陳熙的關係,也解釋了在孤兒院裡頭,每個小朋友都藉由抽牌,來預測(或撫平)對於未來不確定感的不安。
除了小孩子的刻畫非常傳神之外,大人角色們也詮釋的很好。我很喜歡裡頭一位看護媽媽的角色。她對付不乖小孩子的方法不是打罵,而是順著她的怒氣,先發洩出來,然後再做出幾個選擇讓小孩子選。有一次,陳熙在寢室裡頭鬧脾氣,把所有象徵童年的洋娃娃撕的稀八爛,看護媽媽立刻將她帶到戶外,拿了一根棍子給她,要她要怒氣發洩在棉被上,用力的打。因為這樣子的小孩子她實在看多了。碰到叛逆的小孩,她會順著她們的選擇:妳想要逃跑,可以呀,大門打開讓妳出去。但過沒多久妳還是會回來,因為方圓百里沒有其他的人家;妳想要發怒,那就打棉被呀。最終孩子們會發現,要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發脾氣。唯有先接受了自己的處境,才有辦法開始解決問題。
這也是為何,一開始悶不吭聲,對任何人都不願意開啟心房的陳熙,最後在臨走的前一天,開了金口唱歌給看護媽媽聽時,那段溫暖的時光,足以讓人熱淚盈眶。
《等待回家的日子》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除了有真實故事的寫實況味,也有悲劇性格的人生之道。沒有哭天搶地的芭樂戲碼,每個施捨與怨懟都十分平淡。但透過孩童如實的演技,以及攝影美術的設計之下,將那看似毫無生命力的孤兒院氛圍,處理的殘酷又逼真。導演緩緩說出自己真實的童年經歷後,再灑上幾匙監製李滄東的悲劇味精,成就了一部視野不凡的兒童電影。
- Sep 12 Sun 2010 17:40
電影-《等待回家的日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