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金馬獎,當台灣觀眾的焦點都集中在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時,一部紀錄香港音樂神童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卻以黑馬之姿,一舉拿下「最佳紀錄片」、「最佳音效」和「最佳剪接」三項大獎。這部已經在香港電影節造成話題的紀錄片,對台灣觀眾而言卻是全然的陌生。當我還在替戴立忍沒有拿到最佳剪接而憤恨不平之際,看了《音樂人生》之後,發現它能夠受到評審的青睞不是沒有道理的。
《音樂人生》紀錄香港音樂神童黃家正的故事。雖然文案上面寫著「這是一趟橫跨六年的音樂之旅」,但實際上是相隔六年的二個時間的相互剪接。只是導演張經緯靠著精準的剪接,讓11歲與17歲的黃家正在影片中對話,相互映照。不同時空的黃家正做成長前後的自我檢視。時空交錯的手法既不突兀,又能帶動故事情緒,十分精彩。
能夠聆聽到一首好聽的音樂,對許多人來說,應該都是幸福的。而能夠彈奏樂器的人,想必更幸福吧。我不禁想起張榕容在《天黑》裡頭說的一句話,「我覺得會彈鋼琴的人好幸福哦。」我也一度這麼認為著。只是,對於成日面對音樂的人們,若練習與演奏變成像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平凡的話。他們看音樂的態度,是否還會跟平常人一樣呢?
《音樂人生》的第一幕,是黃家正與爸爸坐在車上。他們人在捷克,車子已經到了目的地,等會要跟當地的管弦樂團一塊表演。但年僅11歲的黃家正還靠在爸爸的身上熟睡著。「起床囉,家正。我們到了。」黃爸爸這麼提醒的,但時差還沒調過來的小孩子哪理這麼多,大白天就只是埋著頭睡,絲毫不理會爸爸的呼喊。
電影剛開始看到這幕就令人非常不忍。當一般學齡兒童還在學校跟朋友們一起上課玩遊戲時,黃家正卻得飛過大半個地球,與一群他不認識(也聽不懂什麼語言)的大人們,彈奏著可能技藝高超卻不曉得意義為何的古典樂。
黃家正彈的一手好琴,全要歸功於認真又熱情的老師,羅乃新。全片我們不見黃家正的母親,卻一直看到如慈母般的羅老師伴在他身邊,不但指導黃家正彈琴,還教他人生道理。在學琴的過程中,羅乃新會抱著黃家正,用她的身體去讓黃家正感受到身體的律動與表演者的熱情。與那些只會硬梆梆地坐在一旁翻譜打手心的鋼琴教師是孑然不同的。
嚴師出高徒,黃家正的演奏天才在11歲時便鋒芒畢露,不斷地來回世界各地巡迴表演。在舞台上,他精準地將羅老師在課堂上所指導的細節表演出來。對於羅老師的指導,黃家正銘感五內。於是當他漸漸長大,開始指揮學弟妹的管弦樂團時,他可以在課堂上像個暴君般的咆哮,或是對某些學弟妹做出人身攻擊,但在羅老師面前,卻永遠是必恭必敬。他害怕讓自己失望,更害怕在羅老師面前失望。
羅乃新老師很明顯地是個虔誠的教徒。她將自己彈奏出來的美妙音樂,榮耀全部歸於上帝。她教導黃家正要謙虛,不管是聽眾或是一般人,只要有人的批評,就要虛心接受,因為他們有認真地聽你的音樂。只是,我們在黃家正的身上似乎看不到任何謙虛的特質。只看到一個過度早熟的孩子,懷抱著沒有童年的地獄,用自己一知半解的人生觀,踉蹌地向前行。
我很喜歡一場黃家正在家吃飯的戲。他練完琴,爸爸正好買了晚餐回來,然後全家人坐下來一塊吃飯,閒話家常。導演花了很長的篇幅,去紀錄黃家正與父親的對話,話題不外乎「音樂」、「練琴」、「比賽」,好像這個家庭除了音樂或「足球」就沒有其他話題可以聊了。當我們以為這段圍爐談話只是單純地紀錄黃家正的日常生活時,隱含在影片後頭更深層的怨懟卻慢慢浮現……。
原來這段是要鋪陳黃家正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導演問黃家正一個很尖銳的問題,說他小時候鋒芒畢露,現在卻表現平平,他自己怎麼看待?黃家正說,其實他父親早就已經責備過他了,認為他不長進。但黃家正卻直指父親才是他無法進步的癥結:因為父親有了第三者,所以與母親離異。而父母親的離婚對黃家正的打擊很大,琴藝也因此整整荒廢了二年。
此時,劇情直轉急下。在畫面裡原本一直陪在家正身邊,跑遍全球巡迴演出的黃爸爸,一下子成了黃家正口中的罪人。所有小時候黃爸爸慈眉善目的形象頓時全都變了調。因為黃家正非常強調「human being」(人性)。對他來說,父親的不忠是一件「很不人性」的事。儘管他很感謝父親從小的栽培,但對於他的出軌還是無法釋懷。
在紀錄片中看到這樣子的景象,對觀眾來說是不堪的。特別是兒子站在一個道德的至高點來責難父親。是不是在看似高雅尊貴的音樂之家的背後,總是包藏著令人不忍直視的膿瘡。
這時,導演將11歲與17歲的黃家正的訪問做交叉剪接,坐在鋼琴旁邊的17歲黃家正指責著父親的外遇,而11歲的黃家正就坐在父親旁邊,以他如蠶豆般的世界觀,敘說著人生如何的無意義,並且想在適切的時刻了斷自己的生命。話講完後,導演刻意擺了一段父子二人對望無言的鏡頭,當電影BGM出現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鋼琴協奏曲最慷慨激昂的段子時,一直裝堅強的11歲黃家正好像想起了什麼事情,很委屈的哭了。
相對於剛剛說著似是而非的成熟話語,此刻的他,才像是11歲的黃家正。我相信很少人看到那段不動容的。導演張經緯巧妙地將這二段對話擺在一塊,然後在一向堅強的小黃家正哭出來的那一刻,加入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做為心理動機,處理的不慍不火卻成功地煽動了觀眾的情緒,厲害。
我不對黃家正做道德判斷。因為這是一部關於「青少年」的紀錄片,一個沒有童年與同齡玩伴、從小在錄音室和會場長大,被大人捧為「音樂神童」的天才。我們可以理解與同情他的偏激和狂狷,但不代表他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就是對的。他在鏡頭前誠實表露自己的人生觀,或許自大、或許狂妄,但至少那是他現在的想法,沒有任何的矯飾。或許等個五、六年後,當黃家正更成熟時,再回頭來看自己的紀錄片,或許他會修正自己的想法也說不定。
當我們進戲院,看到海報上面打著《音樂人生》四個大字時,心裡或多或少對這四個字有些浪漫或帶些藝術感的憧憬。但看完之後,你會覺得那四個大字擺在這個故事裡頭,顯得格外諷刺。
或許就像張愛玲所說的,生命是一件華麗的袍子,爬滿了蝨子。我們看到一位音樂神童,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其實是一個破碎的家庭與人際關係。甚至,紀錄片成為了黃家正報復父親的武器,成為向父親大聲抗議的傳聲筒。人說「家醜不可外揚」,這款的「音樂人生」,真是令人怵目驚心。
- Jan 24 Sun 2010 01:50
電影-《音樂人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