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貝就是麥克貝,走到島上還是口袋麥克麥克,到沙灘上撿貝殼。

我不會說「麥克貝回來了」之類的話,因為他從來就沒有背離過自己的風格:飆車、追撞、槍戰、激情,搖晃猛zoom in、zoom out的快速鏡頭,以及,哦,差點忘記了,「拖戲」。

看《絕地再生》之前到電影版去晃晃,是絕對不會踩到地雷的,因為這顆詭雷在預告片裡面就已經爆光光了。當Ewan McGregor對Steve Buscemi大喊說"Why did you lie to us?",Steve Buscemi一派輕鬆的坐在椅子上說"You're not real. You're copies of people out here in the world. ",就已經把這部片子百分之九十的劇情講光光了。再加上預告最後一段,二個Ewan McGregor對望,不曉得誰真誰假之際,恭喜你,你已經正式與編劇齊名,不用看電影就知道劇情在演啥了。

如果你是六年級生,而且小時候是遠景系列的倪匡科幻小說迷,一定會覺得故事怎麼會如此似曾相似。沒錯,同樣複製人移植器官的題材,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在倪大師的科幻小說「後備」中出現過了。差別僅在於,倪匡小說裡的複製人,個個都是白痴(平心而論,這比較合乎邏輯),而《絕地再生》的複製人,則承襲了美國自由主義精神,人人都有free will的終極原則:每個個體都神聖不可侵犯,管你是植物人還是複製人。反正小貝本來就不是劇情片導演起家,劇情改編自二十年前的老小說,只要版權有搞定,觀眾也無從置啄。只是在劇情設定與人物如此雷同的情況下,我懷疑編劇有偷偷看過倪匡的小說。或是倪匡在二十年前偷抄了外國人的idea,這大概只有當事人曉得了。

若撇開劇情不談,其實也只剩下「麥克貝」流式的攝影風格了。片頭大海湛藍的畫面拍的極美,Scarlett Johansson的金髮在深藍的海洋中簡直美呆了。而二人在逃跑時的色調切換,雖稱不上有什麼意思,卻也滿足了視覺上的刺激。只是在後頭的飛車追逐部份,雖然承襲了麥克貝式的close shot與速度感,卻讓人覺得刺激有餘而創意不足。鏡頭搖前搖進的運動在《絕地任務》(The Rock)中算已臻極致,再使用就顯的黔驢技窮。而卡車鋼釘脫落飛散大馬路的橋段,也頗有《絕命終結站II》借光借火的味道,換湯不換藥的飛車追逐僅管拍的驚心動魄,也難進入經典動作畫面之殿堂。其他一些導演個人攝影的小習慣就別提了,如用低仰角的角度拍攝反派角色,把Sean Bean和Djimon Hounsou拍的像吳宇森的小馬哥一樣,又酷又帥。除了風格化之外,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更精確的意義在裡頭了。

可惜了Ewan和Scarlett這二位演員了。Ewan片頭懷疑"The Island"有鬼的疑心戲演的還不錯,但是一到了現實世界卻變成一個白痴,只要呆呆演一個傻子就可以輕鬆過關。不過後頭跟自己的本尊出現時,Ewan秀了一口切換蘇格蘭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絕活,沒有看過之前的《猜火車》的話還真不知道他是道道地地的蘇格蘭人哩。Scarlett的戲份倒表現的中規中矩,只是可惜了她的演技,卻只能在裡頭演一個不經世事的純情少女,唉唉。

"複製人"這個話題可以提到的面相很多。比較可惜的是,《絕地再生》中,複製人變成一個背景,沒有深入去探討當中可能觸及的道德與法律問題。但對一部動作片而言,要在劇情中放過多的道德法律討論是政治不正確的做法,標準也過於苛刻。至少在運鏡、剪接與音樂上,都有一貫麥克貝式的商業華麗風格。如果撇開劇情沒有創新之外,倒也是一部不數的爆米花電影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