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研二上學期,社會學教授夏曉鵑老師曾到「質化研究」課堂來演講,並且放映了她的紀錄片,《越南新娘在美濃》。那時的我剛開始接觸紀錄片的製作與拍攝,不論是在觀賞紀錄片的廣度與深度,或是技巧上的辨識上皆稱不足。對那部紀錄片的印象不深,只覺得節奏既慢又悶,有點像是用Home video粗製濫造的「紀錄片」罷了。不過對於一位社會學家來說,紀錄片的魅力在於將文字轉化為流動的影像,將觀點的載具從書本紙張轉化成電子媒體。至於優美的構圖與類型化的敘事,似乎不是他們所著重的重點。

上了研三,透過學妹的介紹,有機會幫世新大學的李香秀老師,擔任她的作品《南方澳海洋紀事》的媒體公關。李香秀老師是老電影人,從電影圈一路打滾到(做過李安《飲食男女》的副導)紀錄片導演。香秀老師的作品,不論在鏡頭語言、畫面構圖以及氣氛美感,都是追循電影製作的模式,在品質上面是無可挑剔的。

第一次在試映會觀賞《南方澳海洋紀事》後,心裡是一陣感動。海的陰晴不定、漁夫對於生存的渴望與對大海搏鬥的無奈、大陸偷渡漁工邊捕漁邊躲避台灣警察追緝的無奈,以及漁人妻兒日焦夜盼,等侯丈夫滿載而歸的複雜情感。透過16釐米的電影鏡頭,搭配陳建年悠淒滄桑的悅耳音符,非常令人動容。《南方澳海洋紀事》也實至名歸地拿到2004年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研四那年,透過一名新聞所王大哥的介紹,知道胡台麗老師的新作《石頭夢》的映演消息。適巧當時一位新聞所學妹書璇在當胡老師的研究助理,所以就透過關係看了《石頭夢》的試映。

《石頭夢》也是用16釐米電影底片拍攝而成,以30年前陳耀圻導演的作品《開墾大隊》的主角劉必稼為敘事主軸,描敘他如何經歷戰爭的洗禮、漂洋來台展開新生活,並與退伍弟兄開發河川地、娶了原住民為妻,最後靠政府的補助,在台灣建立起自己家族的故事。

記得看完電影之後,我和王大哥二人面面相覷。王大哥曾是胡老師的攝影師,跟隨過她上山下海拍片,所以他對胡老師想法略知一二。他說:「每個人拍片,都是追隨自己的典範。」《石頭夢》的確是一部很民族誌式的紀錄片,也就是拼湊大量的田野調查與影像資料,去重建某個世代裡頭曾經存在而未曾被說出來的故事。此類紀錄片的成就在於資訊的搜集與整理,花俏的劇情走向以及衝突的戲劇張力不是影片的重點。

我尊重胡老師所追求的典範,只是《石頭夢》的拍攝主題與手法,說實在很難打動新世代的年輕人。甚至連四十幾歲的大哥,也難以理解片中老兵的心情。或許是因為,台灣人對於老兵的傷痛歷史,在數十年來對政治歷史傷痛的刻意迴避與冷感,而產生了疏離。故事的主人翁劉必稼娶的又是原住民新娘,於是在講述自己家族歷史的時候,較難引起台灣大部份的客閩族群的共嗚。

雖說在當時,林育賢的《翻滾吧男孩》與吳乙峰的《生命》系列早在台灣紅透了半邊天,但有趣的是,那幾年所我接觸的紀錄片,清一色導演幾乎都是女性。適巧上禮拜和朋友一塊到信義誠品看了陳玫君導演的《南管女子》,故此篇便拿這三部紀錄片來小小做個比較。

《南管女子》描述「漢唐樂府」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南管名家的陳美娥女士,她的坎苛一生,整理了南管興盛衰敗的歷史脈絡,以及透過陳美娥的眼睛,來看台灣四十年來,政治文化社會經濟上的重大變遷。

不像《南方澳海洋紀事》從一群漁夫的柴米油鹽中檢視政府的海洋政策,也不似《石頭夢》透過劉必稼的眼睛看盡一個家族的歷史興衰,《南管女子》回歸到最初的陳美娥身上。以她為中心輻射而出,討論南管的興衰與再教育、「漢唐樂府」的成立與批評,以及自身對於親哥哥難分難捨的感情牽絆。對南管樂器的歷史興衰,以及陳美娥成立「漢唐樂府」後如何推動現代化的南管文化……等,在《南管女子》中皆有詳細的爬梳。其中對於聲韻的介紹、舞蹈的起源,以及將現代藝術融入南管文化,呈現出新的風貌,陳玫君導演以半新聞攝影、半家庭紀錄的方式,真切懇實地完成這部紀錄片。

雖然題為《南管女子》,但實際上在「南管」與「女子」(陳美娥)二個主題比重上,南管的發展略顯失衡,反而是著墨在陳美娥的身世描寫較為多。而由於陳美娥對代父職的哥哥懷有特殊情感,導演更特別拉出一條線來講陳美娥的哥哥陳守俊的故事。雖然很真實且細膩地呈現陳美娥對於兄長的思念之情,但放在《南管女子》這個片名之下卻顯得失衡了。但暇不掩瑜,《南管女子》仍是這幾年來,傳統音樂紀錄片中難得的佳作。

拿夏曉鵑、胡台麗、李香秀與陳玫君的四部紀錄片做比較或許不甚恰當,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台灣女紀錄片導演,不論是在攝影風格上以及說故事的方法上,技術的成熟度皆不輸男導演。而在取材上的別出心裁和說故事方式的溫柔婉約,更可與男性導演做出市場區隔。可惜這些影片在商業市場上並未獲得亮眼的成績,女性導演細膩且獨特的紀錄觀點尚未能打動觀眾的心。但她們對於紀錄這塊土地的用心以及挑戰大議題/大敘事的野心卻是有目共睹的。希望假以時日,也能夠看到女性導演的紀錄片不只在影展上得獎,在商業市場上也能有所斬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