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在家(原文刊載於2013年12月份的《財訊雙週刊》)

金馬五十落幕,最令人訝異的莫過於年僅二十九歲新加坡導演陳哲藝所執導的《爸媽不在家》,打敗了蔡明亮的《郊遊》、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賈樟柯的《天注定》與杜琪峰的《毒戰》等著名導演執導的電影,榮獲象徵最高榮譽的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以工整的結構、自然不流俗的演技與流暢的剪接,將一個平凡的家庭故事說的虎虎生風,有聲有色。嚴謹的結構與對寫實的追求,頗有已故導演楊德昌電影的影子。陳哲藝自稱,入圍金馬獎對他來說,意義遠大於入圍坎城等其他世界各地的影展,因為台灣新電影是他的啟蒙。我們可以說,沒有台灣新電影浪潮,就沒有現在的陳哲藝。

除了陳哲藝之外,此次拿下最佳導演的蔡明亮,他的第十一部劇情長片《郊遊》同樣引起外界注目。

《郊遊》是一部符號流動與情感互依的大師級作品。蔡明亮以他擅長的長鏡頭美學與空間配置,讓演員在特定的場域做即興表演,追求劇本以外的寫實感。片長一三八分鐘只用了七十五顆鏡頭,以冷洌如攝影師布列松式的構圖,在繁忙的台北街頭中拉出戲劇化的幾何線條,景框內的演員們依照導演的指示,演譯出劇本以外的情緒。

海報-郊遊《郊遊》電影開頭就以楊貴媚梳頭的長鏡頭,帶出「母親缺席」的主題。雖然媽媽離家出走,卻在不同的場次帶入另外二位女性的角色,補充說明了不同時期的,母親的樣貌與功能。

對一般觀眾而言,蔡明亮的電影緩慢沉悶,沒那麼好懂,但殊不知這樣子的「慢」正是蔡導所追求的。一般商業電影讓觀眾看到某些奇觀而得到滿足,可是,蔡明亮的電影則是讓你去「想」。形而下的劇情,推展簡單到只需支言片語便可說完,但形而上的符號詮釋卻蘊含無限的想像空間。

在寫實電影中,生活感是美術指導、剪接和導演的精心安排,但蔡明亮的生活感,則從演員出發。沒有太多的劇本指示,也沒有華麗的蒙太奇剪接,一顆五分鐘的鏡頭,從台詞到走位,全部得靠演員的生命經驗去表演。尤其,李康生一場生吃一整顆高麗菜的戲,最讓人驚豔,感嘆所謂的表演竟然可以走到這樣的極致。有趣的是,問起李康生當時拍那場戲的心情,他只是打趣的說,「其他的我不曉得,我只知道如果我不把這顆高麗菜吃完,導演會叫我再吃一次。」

另外一部同樣從社會議題取材、得獎呼聲也很高的電影,就是導演賈樟柯的《天注定》。取材自四個真實事件(胡文海、周克華、鄧玉嬌案,與台灣觀眾比較熟悉的富士康跳樓事件),從四個底層角色出發,拼湊出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群魔亂舞的人情風景。

海報-天注定《天注定》不斷地出現開槍殺人的暴力場面,在那血腥鏡頭的背後,隱含的是導演對資本家的控訴。電影裡頭的小人物,來自四面八方,年齡從十九歲到五十幾歲不等,但他們面對的,是一樣的生活壓力與社會衝突,由變態的社會結構,才造就這群鋌而走險的「暴民」。

但是小人物的身份卑微,別談妄想反抗社會,最後只能反抗自身。從電影的第一槍開槍殺人,到最後一位出場的角色,萬念俱灰地選擇自殺。「生」對小人物來說,尤如籠中鳥,只有放棄生命(跳樓),才能像鳥一樣的自由飛翔,僅管那自由的快感只有一瞬,接下來要面對的則是肝腦塗地的無間地獄。問題一樣無解,回應了這部片名:一切都是「天注定」。

曾拍出《三峽好人》,奪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賈樟柯,擅長在寫實的題材中添加戲劇味精,揉和出一個樣貌類似我們眼中的寫實世界,荒唐事跡卻層出不窮的瘋狂人生。從邊緣人的角度看貧富差距的社會結構,在官商勾結的血汗工廠裡突顯富人剝削窮人的瘋狂。在賈樟柯的鏡頭編排與場面調度下,章回式的個人傳記,中國成了個劫貧濟富、群魔亂舞的大觀園。

從陳哲藝的工整細膩,蔡明亮的緩慢凝思,到賈樟柯寫實批判…謝謝導演,拍出了精彩絕倫的電影,謝謝金馬五十,讓這些好片因入圍得獎再度發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