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_facn5990428107.jpg(原文刊載於2010.08.15《旺報》)

2009年,《阿凡達》的表現在中國電影圈裡頭造成熱潮。3D IMAX奇觀不但創造了票房奇蹟,也讓中國導演痛定思痛,省思中國電影票房的灌水陋習,與將來如何琢磨日新月異的電影技術。2010年,馮小剛推出最新作品,《唐山大地震》,除了開場的三分鐘地震場面頗具國際製作水準與賣相外,電影裡描寫親人的生離死別後的糾雜情感,至情至性,幾乎叫觀眾忘記他們是為了地震場面才進戲院的這個事實。

《唐山大地震》在中國上映十天,票房就已經超過四億人民幣。這部號稱「華誼兄弟從影以來斥資最鉅的作品」,不但打破馮小剛導演個人票房紀錄,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或多或少替中國導演掙回一些面子,彰顯著特效或許非中國電影的強項,但細膩人情流轉的文化底蘊才是中國導演的競爭力。

馮小剛出生於1958年,自小就對藝文活動感興趣。27歲那年,馮小剛進入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術指導,在當時的幾部知名電視劇裡頭擔任美術設計。在電視圈打滾了幾年,拍了幾部知名的電視劇後。馮小剛以賀歲片《甲方乙方》打響名號。之後與華誼兄弟的王中軍合作的《沒完沒了》更在票房與口碑上雙贏。馮小剛特別偏好京味重的喜劇,他的電影裡頭也總是帶著濃厚的人情味。精準的台詞加上戲謔的演出,十分貼近人心。大陸人也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賀歲片導演」。

劇照-大腕.jpg《沒完沒了》的成功奠定了馮小剛與華誼兄弟合作的基礎,也開啟了與美國好萊塢合作的大門。1998年,美商哥倫比亞公司在香港成立了「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在亞洲挹注資金拍攝華語電影,打算搶攻東方市場。正當此時,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也尋思著與美國好萊塢合作拍片的機會。正好看到馮小剛的劇本《大腕》,便拿去找哥倫比亞尋求合製資金,確定了合作的契機。

以當時的製作條件來看,《大腕》是一部400萬美金的大製作,若光靠中國內地的票房絕對無法回本。於是華誼兄弟和哥倫比亞採行全中國首次的「全球拆賬」,也就是影片完成後,華誼兄弟也有權利參與海外發行與票房分紅。而為了讓《大腕》更有國際賣相,華誼兄弟也請到美國老牌知名演員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參與演出,擔任劇中泰勒導演一角。

而馮小剛在《大腕》裡頭,也首度跳出中國製造的框框,企圖以西方角度切入中國社會,除了透過文化差異所撞擊出來的喜劇況味,諷刺當下廣告商與傳播界群魔亂舞的媒體亂象外,也顯露了他對中國社會的尖銳觀察:也就是在資本主義的魔爪下,文化勞動的新國際分工。

海報-天下無賊.jpg馮小剛對於中國社會的人文觀照沒有嚇跑觀眾,除了票房告捷,更贏得許多文化評論者的高度評價。叫好又叫座的口碑也開啟了馮小剛日後與美商哥倫比亞合作的大門,接下來的二部賀歲片,《手機》與《天下無賊》都是華誼兄弟與哥倫比亞共同合製。《手機》大賣讓馮小剛成了國民導演,而《天下無賊》裡頭啟用港台演員劉德華與劉若英的組合,更顯見馮小剛欲將作品打入海峽二岸三地文化的野心。京片子的腔調與笑點稍做調整,大量精彩而又平易近人的對白成為馮小剛的招牌,搖身一變成為所有華人都欣然接受的文化產品。

與好萊塢的合作雖讓馮小剛的身價大漲,但也讓他看清楚資本主義的步數。事實是,好萊塢投資亞洲國家拍片,一來不是想宣揚中華文化,二來也無意提攜亞洲作品進入國際市場,充其量只是另外一塊市場經濟的商業考量。只是無數中國導演為了躋身國際電影市場,仍然對許多國外投資者逢迎拍馬。

馮小剛看不下這種劣況,在第十六屆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裡,重炮指名某家美商在影片市場展裡的惡行惡狀:先是在購片時刻意向中國創作方拉抬價錢,逼退其他競爭者,然後在競標、簽完約後再惡性砍價。馮小剛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向好萊塢學習拍攝技巧、行政管理與行銷賣埠。建立自己的電影製作行銷SOP要來得實際。(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