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ybones112409.jpg期盼已久的《蘇西的世界》終於要上映了。改編自Alice Sebold同名暢銷小說,由《魔戒》三部曲和《金剛》的導演彼得傑克森執導,再加上堅強的演員陣容,有《神鬼無間》的馬克華伯格、《神鬼傳奇》的瑞秋懷茲、《親親小媽》的蘇珊莎蘭登和以《贖罪》展露頭角的新秀童星莎柔絲羅南,讓《蘇西的世界》未演先轟動,全球書迷引頸期盼,看彼得傑克森這回會端出什麼菜?

看完之後,電影院的燈亮了,電影很長卻不沉悶,但心中不禁浮起一堆問號,「就這樣嗎?

《蘇西的世界》描寫一名叫做蘇西莎蒙(Susan Salmon)的小女孩,在14歲的時候被鄰居誘殺而亡。她的靈魂停留在介於「天堂」與「人間」的"in-between",從這裡可以看到家人在哀悼她的死亡之際,仍然繼續鍥而不捨地追查兇手。透過蘇西在"in-between"的視角,將生者對亡者的悲痛,或是亡者對於生者的眷戀,做了對比式的關照。

只是,《蘇西的世界》是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電影。因為事前的行銷宣傳都放在蘇西死後的世界,劇組人員如何重建那美如仙境的電腦炫技。但看完之後,對我來說,其實是不滿足的,因為我無法對劇中猶如天堂般的美景與角色間產生聯結與共嗚,為什麼?

ci16.jpg我想可能是因為,導演Peter Jackson所處理的死後世界,十分類似東方生死觀的世界。而且類似的情節,其實在許多的東方電影,都早已出現過了。所以當一位西方導演如Peter Jackson,用好萊塢的電腦科技重現了東方式的死後風景,我竟然沒有多大的感動與衝擊。共嗚是有的,但感動並不多。其實,我還比較期盼彼得傑克森能夠呈現猶如像1998年的《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的景像,或許驚喜感會多一些。

金桔粒的老爸是位篤信西藏密宗的佛教徒,他也常會放一些關於「生死」的電影給我們看。所以諸如此類「人死之後上天堂」的電影,在金桔粒小的時候其實已經看過太多。而且這種片子,日本拍的尤其多(如長崎俊一的《死國》)。而靈魂跑到天堂與人間的中界點,這個概念也類似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中所說的「中陰」(bardos),意指在「生」與「死」中被當做一連串持續在改變中的過渡實體。蘇西所界於的世界,應該是四種中陰的「受生的業力中陰」,也就是俗稱的「中陰身」。

(關於《西藏生死書》就先談到這吧。這是一本討論生死與現代人對於死亡的茫然與無知的一本好書。但必須強調的是:我不認為彼得傑克森(或是《蘇西的世界》原著艾莉絲希柏德)有意圖援引東方哲學式的死亡觀置入他們的作品裡,只是其"in-between"的概念其實和「中陰身」十分類似,所以才會做為本影評的出發點。至於導演和原作怎麼想,我們不得而知。反正作者已死,他們拍電影,我寫影評,井水不犯河水。)

2009_the_lovely_bones_022.jpg對於死後的世界,導演用高反差的攝影以及精緻的電腦動畫做出美不勝收的死亡風景,但這一切都改變不了劇情疲弱的事實。而且若以好萊塢的三幕劇視之,《蘇西的世界》應該是部不怎麼精彩的劇本,因為一部在開頭二十分鐘就知道被受者與兇手是誰的電影,要怎麼在後面的一個半鐘頭勾住觀眾,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或許導演所要表達的精髓不在於緊張刺激的緝兇過程,而是蘇西被害之後,家人慟失愛女的反應,以及蘇西在”in-between”的世界裡頭,如何透過自己的念力,去影響左右家人的情緒。但是蘇西與家人在生前的互動實在太少,導致觀眾在無法建立起蘇西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之前,蘇西就死翹翹了。即便到片尾出現了許多感人的告別時刻,但坐在觀眾席的我尷尬的坐立難安:因為對我來說,蘇西跟整個家庭的人很不熟呀。對不熟的人,是要怎麼逼出我的眼淚呢?就好像前戲沒做足,後面的高潮自然也嗨不太起來……(引喻失當了,抱歉)。

2009_the_lovely_bones_004.jpg當然,導演是有試著在鋪陳情感的。我承認在片子的一開頭,關於蘇西和爸爸的互動,有其感人之處。如爸爸教蘇西如何在玻璃瓶中放入模型船。當他準備將線拉起,讓船帆在玻璃瓶中昂然而立之際,觀眾先看到了蘇西驚喜的表情,而下一幕爸爸的視線,其實早就落在蘇西雀躍的表情上,好像他做了許多的準備功夫,只為了等待女兒這個驚喜的表情。這一幕就呈現了非常動人的父女之情,可惜類似感動人心的吉光片羽,在片子進行了二十多分鐘,蘇西被鄰居誘拐謀殺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我想,《蘇西的世界》犯了一個跟《金剛》一樣的錯誤,就是Peter Jackson還是過度強調了CGI。電腦動畫所呈現的美麗境界僅管瑰麗動人,但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一幕幕的美麗景像就像是放在過氣藝廊裡的廉價畫作,徒具匠氣卻少了人味,十分可惜。

除了劇情的嚴重失焦(或說根本沒在對焦)外,演員似乎也沒有發揮的空間。片中眾星雲集,但最有記憶點的只有二位,分別是飾演蘇西的Saoirse Ronan和殺人魔鄰居Stanley Tucci。

atonement-soirseronan.jpgSaoirse Ronan根本就是天才型的演員,她在《贖罪》裡頭表現的可圈可點,是三個階段的Briony裡頭演出最精彩、最亮眼的一個。我非常喜歡她在《贖罪》裡頭的一幕,在面對逐漸瓦解的家族關係和姊妹情誼,她望向窗外那個因妒忌而撒下瞞天大謊的水池,隨著打字機的聲音越敲越響,象徵心中的衝擊越來越大,此時鏡頭緩緩地zoom in到她的眼睛。那一幕約略有三十秒,但望向窗外的Saoirse Ronan神情呆滯,眼睛連眨都沒眨一下,充份展現深不可測的心機,以及日後逐漸埋下的罪惡種子。那神情叫一位當時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孩來演出,著實叫人不寒而慄。

2009_the_lovely_bones_013.jpg另外一位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殺人魔鄰居Stanley Tucci。其實我們在預告裡頭,就已經知道兇手是他了。但Stanley Tucci的演出依然讓觀眾的心懸浮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他帶上了斯文的眼鏡,製造出眼神背後重重殺氣的反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蘇西的妹妹跑到殺人魔的家中,發現了關鍵筆記本那場戲。把空氣聲抽乾製造出來的緊張氣氛,簡直要叫人把胃從嘴裡吐出來了(是青蛙嗎?)看到了Stanley Tucci這個令人髮指的殺人魔形象,有誰還會聯想到他是《美味關係》(Julie & Julia)裡頭那個深愛著梅莉史翠普的好好丈夫呢?

2009_the_lovely_bones_019.jpg只是我強烈懷疑Stanley Tucci所飾演的殺人魔鄰居,有部份特質來自於導演彼得傑克森。一場他在地下室誘枴蘇西的戲裡頭,不論是對於展現自己怪異收集時的手舞足蹈,或是對於製作模型的高度癖好,以及用左手扶正鏡框的手勢,在在都像極了彼得傑克森在拍片現場時的模樣。各位看倌或許會問:啊你又知道知道彼得傑克森在片場的樣子了?嗯嗯,其實只要去買《魔戒》三部曲的豪華版DVD,看完所有的幕後花絮後,你就會知道金桔粒所言不虛了。

除卻這二位演員之外,其他人的表現就幾乎是乏善可陳了。雖然都是大明星,但出現的戲份,以及那戲的厚度,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馬克華伯格算是當中勉強有戲,可以撐起父親強度的角色。但飾演媽媽的瑞秋懷茲卻是英雌無用武之地,除了哭以外就是離家出走,一整個不負責任。蘇珊莎蘭登就更瞎了。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嬉皮老媽,連孫女死了也沒有任何難過的表現。整部片好像只是偶爾出來插科打揮兼搞笑,完全不知道這個角色為何要找她來演……。

2009_the_lovely_bones_012.jpg說了這麼多壞話,會不會讓你打消看《蘇西的世界》的念頭呢?其實,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到電影院去看《蘇西的世界》啦。因為看電影是很主觀的行為,你若喜歡一部電影,可能會因為一項優點,而原諒其他九十九項缺點;但你若討厭一部電影,或許會因為一項缺點而將其他九十九項優點全部否認。我雖然不怎麼喜歡《蘇西的世界》,但依然想幫它說些好話,原因絕對不是看在Saoirse Ronan的份上(雖然她在裡頭真的好可愛哦……>///<),而是……。

《蘇西的世界》其實是一部療傷系電影。導演捨棄了傳統好萊塢三幕劇的敘事手法,沒有過度強調事件發生當下的衝擊,反而是以「事件過後」的生活,來呈現生者與死者之間的心境轉變。若從「療癒」角度來看,要接受一個人的死去,其實是需要一段時間。死亡的當下所感受到的,往往是情緒性的悲慟,但死者的存在永遠消失這件事,才是一直折磨生者的恐懼。

2009_the_lovely_bones_008.jpg是以,編導花了很長的一段篇幅,去描寫死者身後的世界。會左右生者情緒的,往往都是死者的怨念。若那怨念消失,生者也可以逐漸地自傷痛中走出,重新展開新的生活。《蘇西的世界》教導我們如何放下悲痛。雖然我們所摯愛的親人在某種恐怖的情境下,喪失了他們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但若他們在來世,其實過著比我們想像中更好的生活。那生者是否能夠放下悲慟,不再被失去死者的失落感所擺布,繼續展開自己的人生?因此,雖然《蘇西的世界》裡頭百分之八十的劇情看起來非常的虛浮,但若是用來解釋蘇西在"in-between"中不上不下的處境,似乎也就說得過去了。或許這類的片子給遭遇到同樣困境的家屬來看,應該感觸與收獲會更多吧。

只是我不得不說,雖然蘇西在片尾所說的「祝大家都能夠幸福快樂健健康康」在某種程度上,是以一個死者的身份,奉勸所有生者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那段台詞就是怎麼聽怎麼kuso,有點群星報喜賀新年的感覺,其殺傷力不亞於《雙瞳》的「有愛不死」……。這真的是說教的極致了,就是完全不管觀眾怎麼想,老子想說就說,誰也攔不住。Peter Jackson怎麼這樣子搞我的Saoirse Ronan啦!把我喜歡的Briony還給我,嗚嗚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