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舊文重貼,加上影片)

忙了近半年的案子,終於完成了三分之二。臺大簡介影片的拍攝,終於在今天殺了青。

今天拍完最後一顆在機械工廠的鏡頭後,小小吃了個殺青酒(但是製片中途繞跑,所以導演買單,泣血)。前製很久,但拍攝期只有十天,「咻」的一聲就過去了。以一般的簡介片來說或許足夠,但這次的要求卻讓我有捉襟見肘的窘態。

可能是校友的關係,深覺自己不能像一般傳播公司一樣隨便拍拍了事。再加上這幾年觀摩的影片多了,也拍了一些片,累積起來的經驗讓我對鏡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除了要求構圖、光線和穩定性外,連非演員的路人走位都要設計。把工商服務當做戲劇節目在拍真的很累人。不過十天拍下來,逐漸體會出一個道理,就是導演的工作,不過是在尋找CUE點:一種「鏡頭演員到位後會全身通體舒暢喊說就是這樣」的CUE點。
很多時候我和攝影師的對話是:

金:小鍾,剛剛那個軌道再推一點,然後在人過來的時候攀過去。
攝:我剛剛有拍到啦,而且看起來也還不錯。
金:是不錯,可是那不是我要的CUE點。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鏡頭美學與剪接CUE點,上從攝影師下到場記都不例外。但假若影片做為導演內心世界的實體呈象的話,當中CUE點的拿捏,自然是由我來決定(與負責)了。

會對每顆鏡頭要求甚多也有一個原因。研二時上「電視新聞實務」時,林樂群老師老愛告誡我們:「質感是所有細節的總和。」、「寧可現場痛苦(多要求一點),也不要回來難過(沒得剪接)。」這二句話變成我的座右銘,每次拍片時都放在口袋。自此之後,不論場景再簡單、光線再平板,演員再無趣,我都不肯太輕易去完成一顆鏡頭。攝影機東喬西喬總是可以喬出一個好看的角度。這次拍簡介幾乎是用廣告的規格去做打光、構圖與運鏡。

只是在有限的預算底下我們無法每顆鏡頭都如此高規格,只能選擇性的重點拍攝。而且投資報酬率太低,花很久的時間只能用個二、三秒。十分鐘的快節奏影片吃鏡頭其實吃的很兇,即便拍了十天我們還是怕鏡頭會不夠用。希望進剪接室之後,所以之前照顧到的細節會累積成我們預想中的質感。

不過我要修正一下林樂群老師的話:「在現場痛苦,回來不見得比較好過。」在拍片現場不管怎麼累都很好玩,剪接才是無間的阿鼻地獄。光是想到幾百顆鏡頭的排列組合就夠妳頭痛了。更何況還有音樂與動畫的搭配,整體工程瞬時變得無限大……。

不過可喜可賀的是,工作室的第一台Mac Pro入手了。明天就要感受到八核CPU的超速運算快感了。

這次拍片見識到了臺大許多有趣的人事物,以及其他社團系所的熱情與認真。當然也碰到極恐怖的定格達人,一生氣就不動五十秒,我還以為眼球按到了空白鍵)。不過還是有趣的比悲慘的多。不但接觸到了所有學生社團與體育活動,還看到了螢光豬、摸到近億元的大型顯微鏡,也見識到第三代太陽能車和其優秀的團隊,更租借了升降機和軌道在校園和總圖裡頭crane來crane去,過癮極了。

(以下是感謝名單時間)

當然這一切都要感謝工作室可愛的製片助理妹妹麵包瑜萱辛苦地排工作時程與聯絡拍攝對象,才會讓拍攝行程如此順利;還有只要跟著就永遠有大餐可吃的製片詹士肥、屢屢翹班出來探班的鄭大肥(其實是沒班吧),還有上天下海腳架HD相隨的攝影小鐘,以及如形隨地幫我們拍工作照的”照慾症”患者靖雯呀!

接下來就進入地獄般的剪接期。雖然鏡頭一定不夠剪,但希望拍回來的畫面能讓整部影片的質素大大地提高!加油囉。

Mac Pro,我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