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i-Movie (1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過拉斯逢提爾的《白痴》嗎?一群正常人在餐廳、工廠、酒吧裡頭裝瘋賣傻,只為了白吃白喝。立意良善的社會福利制度是為了幫助弱勢族群,還是變向地讓有心人鑽制度漏洞,藉此用納稅人的血汗錢騙吃騙喝?如果是制度設計的錯,那我們必須要問,「正向思考下的制度設計,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逆向思考的藝術》正是一部戳破中產階級福利的糖衣,反向思考「制度下的照顧」到底替弱勢族群帶來多少幫助?

影片以一個治療團體的課程為開頭,以極為工具理性的方式,疏導四位殘疾人士的負面情緒:先朗誦一段勵志的文句為開頭,鼓勵他們正面思考。只要凡事往光明面看,結局就會一切美好。即便中途有人想情緒性地發怒,主持人也會拿個(形式大於實質)出氣袋給她,等她將不堪詛咒的話語吐進袋後,再進行輔導。然後以「人生都要正面思考」做為團體治療的結論。

但,真的有用嗎?所有工具理性的治療方法到底是「正常人」替患者的設身處地,還是有心人利用國家資源以求一己之私的虛情假意?打著傷殘人士的旗幟,在歐陸國家似乎走路也有風。只要裝得像白痴,任何地方都能免費走透透。餐廳酒吧隨你白吃白喝,在路上開車超速走路肩都沒關係,就算被警察攔下開單也無所謂。為什麼?

因為,「國‧家‧付‧錢」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打開媒體雜誌部落格或BSS,湧出不少關於《色‧戒》的相關評論。一方面當然是媒體在性愛話題上的炒作,另一方面應該是因為李安的關係,讓許多原本不看電影的人也進了電影院捧了場(就像我平常不看棒球,王建民的比賽也是一場都不錯過)。

前陣子在聯合報上面看到一篇「《色‧戒》 色得沒必要」,對於《色‧戒》裡頭的性愛場面極盡批判之能事。我認為衛道與保守其實沒有錯,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其值得認同與尊重之處。但在那文章裡頭,通篇我只看得到「偏見」與「誤解」,連筆名都是莫名其妙的「辛聞菊」(看也知道是出來亂的)。這種文章擺在聯合新聞網上只能說是被人看盡笑話了。

好吧,其實我就是衝著《色‧戒》裡的性愛場面來的。有人說性愛場面不需要那麼久,我倒想說李安拍的還算的上是溫和的了。君不見多少歐陸電影對於性愛場面的開放令人咋舌。若說歐陸導演們可以將性當做武器做為反諷(irony)或挑釁(provocation)權力的效果,那麼李安為何不行?難道只因為他是東方導演,他就必須溫文儒雅壓抑內歛不淮拍露屌露臀露陰毛的NC-17電影?

(更何況NC-17電影在美國是頗受爭議的分級制度,其中牽涉到的Politics複雜到令人腦麻。有興趣者可以看Kirby Dick的紀錄片《本片尚未分級("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不過這與本文無關,表過不提。)

我想說的是,《色‧戒》裡頭的性愛場面不但有其必要,而且是非常必要。不完全只是張愛玲原著的那二句與「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那般的輕描淡寫。短短不過幾千字的小說,李安與王惠玲該如何著手,才能改編成長達二個半鐘頭的電影?有了《斷背山》的經驗,李安可說是胸有成竹了。原著有了時代背景的廣度後,編導們只要加強角色的縱深,便可成就一部描繪人性至深的電影。《斷背山》是如此,《色‧戒》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由於《色‧戒》是一部符號流動的電影,要細細賞析恐怕要寫成一篇上萬字的影評。於是我將針對《色‧戒》性愛場面的必要性與否做討論。其他相關精彩的討論在網路BBS上都有,各位慢慢找一定可以挖到寶的。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看了一些港片,有好幾部都印象深刻。如上上禮拜看了二部以澳門為背景的《伊莎貝拉》和《八年級,青春未滿》。上禮拜看了《男人四十》(張學友手上的《萬曆十五年》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而這禮拜則是看了《六樓后座》,青年導演黃真真對於青春消滅所下的奇幻註解。

總覺得香港電影裡頭,有一種快節奏的細火慢燉。香港人拍電影是出了名的快。之前看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過境》,有名工作人員說香港一天可以拍一百多顆鏡頭,美國三、四十顆鏡頭差不多。當時還是場記的李芸嬋加了二句:「蔡明亮(一天)四個,侯孝賢一個。」當然不是說誰動作快誰厲害。高度資本主義下的電影工業雖然拍出了很多爛片,卻也拍出了《無間道》、《門徒》或《放逐》等經典作品。而且這種快節奏的說故事方法,多少也形塑出一種「謹慎裡帶著一絲忙亂,華麗中雜夾著部份草率」的港式電影美學。

《六樓后座》頗有《八年級,青春未滿》的味道(但《六樓后座》出品的年代較《八年級》早個三年)。《八年級,青春未滿》更貼近年青人的真實生活一些,以澳門為背景的城市街景也襯出風格迥異的異國風味。而《六樓后座》不論在角色設定、故事概念、生活空間與劇情鋪陳上,都帶著一些商業電影的設計。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在導演失控的執行下,成了一部卡在中間,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作品。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不曉得該如何持平去看這部電影
可能對於許多創作者而言,支持(或相挺)同性戀議題是帶些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
並不是說反同性戀就是非政治正確,就該被罵
但重點真的在於創作內涵而非陳倉暗渡

或說,《我看見獸》也不是一部陳倉暗渡的電影
它擺明了就是說,「同性戀是罪,沒得妥協」
只不過這是基督教的觀點,而非普世價值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我很尊重
但是做為一個電影的形式來說,很抱歉
《我看見獸》既無法說服我,也沒辦法感動我

或許你可以說
這部電影本來就不是拍給我這種人看的
除非導演的意思就是想拍一部
跟基督教相關的工商服務片
那我就沒話講了
但是電影既然拍出來了
就要接受「大眾」的審視
而這大眾不只是基督教徒而已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喂,聽說秒速五公分。」
「什麼?」
「櫻花落下的速度呀,每秒五公分。」


每回看新海誠的電影,腦袋裡總會浮現村上春樹的文字,就像《聽風的歌》裡頭所說的:很久沒有感覺到夏天的香氣了。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女孩子肌膚的觸覺、潤絲精的檸檬香、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夏天的夢……。但是這些簡直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樣,一切的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夏天的香氣就像新海誠畫筆下陽光燦爛的午后,輕靈的汽笛由遠而近,延展出廣遠遼闊的聽覺空間。女孩若有似無又可愛的小動作,髮梢間釋淡出潤絲精的檸檬香。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還記得《搶救雷恩大兵》當中,一群阿兵哥在開戰前夕圍坐一旁,留聲機傳來的沙啞嗓音卻略帶磁性的渾厚歌聲嗎?那首歌正是由法國傳奇歌手Edith Piaf所演唱的"Tu Es Partout"(「無所不在的你」),同時也是紅遍街頭巷尾、每每浪漫愛情電影必備的歌曲「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的原主唱。

做為一部自傳型電影,《玫瑰人生》不像傳統的線性敘事,甚至也比一般倒敘手法再更創新,以大膽的意識流手法,將Edith Piaf的人生分做「童年」、「少年」與「老年」三個篇章,用極為精彩又跳躍的方式,向她短短的48年(1915-1963)生命致敬。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為了寫一個跟「二男一女」有關的故事,特地跑到了亞藝影音租片找靈感。蹲在亞藝一角的我,正在思索該找哪一片子時,《八年級,青春未滿》二男一女青春無敵站在美術味十足牆壁前的海報就這麼映入眼簾,想也不想就租了回家,然後一口氣看完之後大呼過癮,禮拜五的DVD之夜果然充滿了驚喜。

看電影的一開始會有進入性的困難:小演員們的青澀演技和稍嫌鬆散的劇情鋪陳,唯有攝影與美術是恰恰到位的。但是看到四十幾分之後,前頭看似零碎的片段似乎開始凝聚成一種情感,觀眾們了解到,「其實青春不就是一連串瑣碎事件的總和嗎?」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青春如此不羈,那為何要嚴格去要求一個青春電影有嚴謹的故事脈絡?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情書》是大一剛進電影社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當時有位很會扯的學長,竟然拿它跟另外一部《沈寂太陽年》做比較,這二部八竿子打不著的電影都可以兜在一起講,不禁讓我認同起羅蘭巴特說過的,「文本真的是很愉悅的呀。」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光點戲院推出「膠卷時光影展」,裡頭有許多雋永經典的愛情電影
昨天抽空跑去看了《齊瓦哥醫生》,一部四十多年的史詩作品
看完後人一整個濕了……(眼眶濕了@@)

到網路上去找《齊瓦哥醫生》的影評
可以找到一票非常精彩的評論
改天再自己來寫一篇
現在只講一些小心得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看過二部以色列電影:一部是講女兵故事的《莫莉與莎莎》,另外一部就是《甜蜜大地》。《莫》片以二名女兵為出發點,描寫以色列全民皆兵的政策下,柔弱的女性在陽剛的軍事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與挫折。《甜》片則從小男孩Dvir出發,一探1970年代,以色列人民公社裡面的居民的生活狀況與掙扎。

原以為《甜蜜大地》只是另外一部充滿異國風味的外語電影,看完之後竟覺出奇的好看。改編自導演Dror Shaul的親身童年經驗,《甜蜜大地》以唯美的攝影、流暢的剪接、發人深省的隱喻以及引人入勝的劇情,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以色列世界。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拜五上線)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上禮拜四趁著剛上映的熱騰騰檔期,約了幾位工作室的伙伴們,一同到了國賓戲院,見識了這部「看了預告就想砸錢買票」的麥克貝電影。MV導演起家的麥克貝,鏡頭調度上總有MV鏡頭的做作美學,也就是「畫面大於一切」。只要畫面漂亮、動感、有張力,劇情或是邏輯上有漏洞都可以被接受。因此麥克貝的作品一向是影評人攻擊的焦點。

但是影評人罵歸罵,麥克貝的電影卻是一部接著一部拍,而且成本與野心也越來越大。早期的Bad Boyz系列打下了動作片的良好基礎,《絕地任務》讓飛車追逐戲從提高腎上腺素提升到藝術的境界,與 Hans Zimmer在音樂上的搭配更稱一絕。之後的《世界末日》、《珍珠港》與《絕地再生》皆是大特效與大場面的商業製作,從中便可看出麥克貝在調度真實場景與動畫特效之間諧和感的潛力。

沉寂了二年之後,麥克貝再度推出他的新作品《變形金剛》,一部滿足所有男孩子小時候對「機器人,變身」的想像渴望。近年來「人類大戰機器人」的電影屢見不鮮(如《駭客任務III:最後戰役》與威爾史密斯的《機器公敵》),但是像《變形金剛》這類處理「大型機器人的愛恨糾葛」的片子還真是破天荒。

初看《變形金剛》,會覺得這只是一部單純的動作片。但是打著史帝芬史匹柏監製、麥克貝執導的商業片,或許就不只是動作片了。若說麥克貝的手法一向是「風格化的美國英雄主義」的話,那麼這個特點在《變形金剛》中可以說是收歛了不少。但是在劇情上卻看不到任何的新意,反而見識到雜抄百家的終極之作。

麥克貝成了麥克拷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許多經典科幻電影的情節在《變形金剛》裡像幽魂般如影隨形。是致敬也好,江郎才盡也好,這些橋段出現的偶然性雷同到的令人頭皮發麻。當博派機器人在描述自己如何從故鄉內戰裡逃到地球,回憶的手法幾乎像是《駭客任務》第一集見識母體的翻版,而故事架構更是《ID4星際終結者》的拷貝貓。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原載於96.7.3中國時報民意論壇)

二○○六年,當李安以《斷背山》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台灣影人在國際影壇的極致表現。但其實早在二○○○年,台灣另外一位導演楊德昌,便以電影《一一》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殊榮。

然而,同樣得到國際影展的肯定,李安和楊德昌之後的際遇似乎大相逕庭。《斷背山》全球票房高達一億六千萬美金,李安的聲望也如日中天。反觀楊德昌的《一一》卻因版權與通路問題,不但無法在台灣上映,連DVD的發行也是一直乏人問津,直到最近才發行。楊德昌也因此對國片市場失望,移民美國。昨日因大腸癌逝世美國家中。

楊德昌的遺作《一一》從台灣的中產階級家庭出發,拼湊生活中的瑣碎物事,重現真正屬於台灣精神的社會圖像與人文關懷。可惜這類電影台灣觀眾並不買單。因為在多年來好萊塢電影的洗腦與侵略之下,觀眾對於國片早已失去信心與耐性。新電影導演的自溺與喃喃自語,成為台灣近十五年以來票房不利的藉口與理由。為什麼?

因為政府與社會並不重視藝文活動。在全球化資本流動的現在,財團間的併購與整合,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資源結構失衡。好萊塢電影挾著雄厚的資金,製作預算天文數字的商業電影,加上電影通路的蠶食鯨吞,台灣一個叢薾小島,要對抗好萊塢這個吸金怪物,只能說是難上加難。

但是我們的政府似乎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其鴕鳥心態從最近台北電影節便可略見端倪。美其名是「電影節」,觀影場所卻令人不敢恭維:中山堂與城市舞台都不是正規的電影放映場所,連唯一的豪華電影院也常因隔壁廳的商業片音效而影響觀影效果。反觀國外的電影節,不但沿路上都是電影節的宣傳旗幟,放映地點也多是設備良好的電影院。電影節做為國內外影人交流的重要時節,政府相關單位卻不願改善最基本的觀影環境,對電影節的忽視由此可見一般。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荒漠莎跡》(The King is Alive)是Dogma第四號作品,卻是第一部跨國製作、英語發音的電影,也是Dogma電影中最有野心的作品之一。影片描述一群原本生活在文明世界的美國人,因為黑人司機迷失了方向而誤入一座沙漠的廢棄德國礦坑。方圓百里之內渺無人跡,只有一名從德軍退出非洲後便一直居留當地的老礦工,以及許多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罐頭。

團員裡有名叫做Jack的年輕人,自告奮勇一人走進沙漠向外求援,其餘的乘客便守在原地等待救援。待援期間,逕爭優雅與情緒管理的中產階級,在非洲大地照妖鏡的照射下一個個現出原型,變成懷抱著醜惡慾望與滿懷恐懼的「人」。另外一名團員名叫亨利,是個能將莎劇倒背如流的劇作家。他提議在這段等待救援的日子中,排演《李爾王》(King Lear)以打發時間。而原本是隨意排演的舞台遊戲,到最後竟活生生地成為赤裸鬥爭的人性戲碼。

細看片名,便可推敲出字裡行間的劇情趣味。《荒漠莎跡》的「莎」字玩弄「沙漠」與「莎士比亞」二意的輝映成趣,編導以古諷今的安排不言可喻,而對應起「莎劇」中慾望與恐懼的描寫更令人毛骨聳然。《李爾王》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之一,描寫國王李爾因為自身的「悲劇性格」(Tragic Flaw),對小女兒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導致自己滅亡的故事。藉由排演《李爾王》我們驚見,莎翁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時空,已將人性裡所有醜陋不堪的慾望爭奪,做了最寫實的角色對照表。不禁令人感嘆時空變遷雖大,人心險惡的道德劇碼卻是幾百年來都演不膩的。

有別於拉斯馮提爾的《白痴》以超寫實的性愛場面,去反諷中產階級的假道學,以及過度的反類型與主流電影的製作方式(連攝影師和收音員入鏡也無所謂),《荒漠莎跡》一反Dogma電影為反動而刻意粗糙的極簡風格,手搖鏡頭與蒙太奇剪接竟意外地成為該片風格化的特色之一:遼闊無邊的黃色大地、對應成趣的沙丘起伏,寶藍暗灰的荒漠蒼穹……。Dogma教條中強調實地拍攝與自然打光的要求放到沙漠中,竟拍出了大自然的美麗與闇黑的神秘力量,亦替這部強烈揭穿中產階級虛偽面具的人性戲碼提供了絕佳隱喻。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名中年落魄的丹麥水電工,遇上一名遠渡重洋的中國女子。二人為了從彼此身上互利而假結婚,卻意外發展出真實情感。有如丹麥版《綠卡》的《中國先生》,在導演Henrik Ruben GENZ的鏡頭下,巧妙結合二個不同文化的元素,交織成一幅既喜樂又悲傷的浮世繪。

Keld是一名過氣的水電工。由於生活過於無趣,老婆背著他紅杏出牆還要求離婚跟膳養費。為了籌措這筆錢,Keld答應對面中國餐廳的老闆Feng,娶他妹妹Ling為妻,幫她拿到簽證,藉此賺取傭金。

Ling不會說丹麥文,Keld不會說中文,二人結婚之後雖然同居卻分床睡,連溝通也是比手劃腳,雞同鴨講。但日久生情的異國夫妻,竟發展出「愛情,不用翻譯」的戲碼。就當Keld拚命學中文,想用「我愛你」三個字對Ling告白時,沒想到原本離開的前妻卻出現要求復和,甚至以揭發假結婚為由做為要脅……。

在《中國先生》裡頭,我們還是看得出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稍嫌浮誇的東方主義想像(如傳統的大家庭、像清裝而不像時裝的打扮,以及鄔君梅不離身的旗袍),但導演Henrik Ruben GENZ用冷調的鏡頭,將焦點集中在二個不同的文化,如何藉由「婚姻」的連繫,而產生觀念上與情感上的衝擊。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OK,我真是服了日本人了,他們拍純愛電影真是有一套。連我這個很少看純愛電影的大老粗,看了《現在,很想愛你》("ただ、君を愛してる"),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走出戲院。

跟以前的我比起來,我算是對純愛電影有免疫力的了。前幾年吹起的「純愛」風潮,我也只看過《現在,很想見你》而已。聽說很多朋友到戲院看完電影後,一個個哭的像豬頭。冷血如我坐在觀眾席裡卻沒有鼻酸的衝動,只覺得過於超時空的設定和總是聯想到小叮噹「任意門」的時空之門,讓我難以融入中村獅童與竹內結子的純愛之中。

二年後,我衝著宮崎あおい的關係,進戲院看了另外一部純愛電影,《現在,只想愛你》("ただ、君を愛してる"),看完之後才讓我對純愛電影完全的改觀。

改編自日本純愛作家市川拓司的作品,"ただ、君を愛してる"講的其實是再普通也不過的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女主人翁里中靜流(宮崎あおい 飾)是個身材像小孩子的大學生,第一天開學時就碰到瀨川誠人(玉木宏 飾),一名清秀斯文的男同學。之後,靜流大膽地向誠人示愛,無奈誠人當時喜歡是班上另外一位女同學美雪(黑木美紗 飾),所以一直將靜流視為小妹妹。里中靜流看透了自己身材上的弱勢,於是向誠人承諾,以後她也會變成一位人見人愛的大美女,讓現在喜歡美雪的誠人,在未來一定會愛上她……。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金桔粒側拍的第一部國片,《巧克力重擊》即將要發行DVD啦
這片DVD可真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哩
裡頭除了精彩的正片不說,還有金桔粒拍攝的《巧克力重擊:幕後花絮紀實》哦
全長三十二分鐘!

想看全台灣第一部嘻哈電影嗎?
想看電影團隊全台走透透捕捉到的台灣風光嗎?
那你就不能夠錯過《巧克力重擊》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1209276021.jpg
很久之前看過一則網路新聞,報導許多已經離開人世的日本女優的死因。令人驚訝的是,自然死亡的女優極少,大部份都是死於黑道尋仇或是自盡。看到這則新聞不禁讓我心頭為之一驚,看似動人可憐的女優世界背後,其實是一個充滿污穢人性的都市牢籠。

《公主追殺令》就是這麼一部,試著贖罪而又無能為力的成人卡通電影。

《公主追殺令》以一名小女孩Mia的角度,剖視當今社會盛行且無法無天的情色工業。一名叫「公主」的AV女優,由她主演的「公主」系列大受好評,讓她享受到成功的滋味。但卻因過度沉溺於紙紙醉金迷的奢華糜爛,不久便因濫用藥物而暴斃身亡。

「公主」的哥哥奧古斯特是名傳教士。為了保護「公主」遺留下來的女兒Mia,而前去處理「公主」的後事。卻在多處查覺「公主」的死因並不單純。為了替「公主」平反,傳教士帶著Mia,用自己的方式替妹妹報仇,踏上了這段「公主追殺令」的過程。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Queen.jpg說實話,我比較喜歡本片一開始的譯名:《女王陛下》。雖說女「王」與女「皇」有其定義上的差別,但《女王陛下》至少翻出"The Queen"背後所代表的權勢地位與王室正統性。現翻成《黛妃與女皇》不但分散了焦點,原先「女王陛下」的氣勢似乎也消失無蹤。

西元1997年八月,搭載英國黛安娜王妃的轎車為了躲避狗仔隊的追逐,撞毀於巴黎的地下道。黛安娜王妃傷重不治死亡。因黛妃本人的話題性以及皇室與媒體的惡質關係,黛妃死訊一傳出,除了震驚全世界外,關於皇室陰謀論的諸多揣測也甚囂塵上。《黛妃與女皇》就是以黛妃死亡後的七天內,英國皇室的代表人物伊莉莎白二世與新首相東尼布萊爾所領導的工黨政府,二者之間微妙的政治角力與拉鋸關係。

電影從女皇與畫家的對話中展開。那天是英國首相選舉的投票日。白金漢宮外頭人聲鼎沸,英國現任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卻好整以暇地端坐宮內,擺pose做模特兒讓人畫肖像。透過二人的對談,我們得知女皇雖然擁有整個英國,卻連最基本的「投票權」也沒有。(註1)象徵英國女皇只有虛名,沒有實權。除了在爵位勳銜的頒授上可以執行效力,卻無法在政治決策上做出貢獻。

即便如此,英國女皇仍然以舊有傳統自居在位。出生於西元1926年的伊莉莎白二世,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她於1952年(26歲)加冕成為女皇,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這個角色,在老牌影星海倫米勒的詮釋之下,活脫似從現實生活裡走出來的人物。電視新聞裡的伊莉莎白女皇或許略顯老態,而電影裡的海倫米勒則是神采奕奕,一舉手一投足間皆散發出女皇的威嚴。光是看她收放自如的演技與散發出來的不凡氣質,本片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另外一位靈魂人物-也就是英國當今首相Tony Blair-則由英國性格演員Michael Sheen所飾演。Tony Blair在電影裡頭是個討喜的聰明角色,不但周旋於王儲與女皇的母子之間,還成為政府與皇室關係之間的潤滑油,甚至成為皇室的發言人。Tony Blair一開始的形象立場,原本和他妻子一樣,是反對君主制度的(這從他們第一次晉見女皇,對宮中繁文縟節的不屑一於便可略知一二)。但是到了片尾,Tony Blair態度大轉變,反而變成擁護伊莉莎白二世,甚至排除眾議替女皇說話。關於這個轉折,編導提出一個非常曖昧的論點,也就是首相與女皇之間,逐漸發展出情同母子的君政關係。由於Tony Blair出生於西元1953,正好是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後一年。或許是年齡上的巧合,暗示Tony比較能夠以兒子的角度,將心比心地替伊莉莎白二世設想。

對照起海倫米勒的威嚴莊重,伊莉莎白二世身邊的二個男人-菲力浦親王和查爾斯王儲-就顯得卑微不堪。美國老牌演員James Cromwell飾演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力浦親王。在母權社會的制度下,他在女皇邊的叨叨絮絮全變成八婆式的碎碎念,完全失去男性的尊嚴。若說伊莉莎白二世是個尚能接受現代化的保守派女皇,那菲力浦親王根本就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所有女皇所做的決定,他都有意見。可惜他所娶的是母儀天下的英國女皇,無論再怎麼不爽,檯面上也沒有他說話的份量。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沒看電影前,我是被《回魂》的預告所吸引的:充滿鬼片的駭人氣氛、懸疑緊張的推理情節,再加上《不死咒怨》女主角Sarah Michelle Gellar的精湛演出,有什麼比懸疑驚悚加追殺美女的鬼片,要來的更吸引人呢?

只是看完《回魂》之後,我不但回不了魂,還唾罵自己,為何不接受片名的暗示,直接”Return”算了。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好萊塢的鬼片除了《靈異第六感》和《神鬼第六感》外(註:正巧這二部片的導演都分別來自其他國家,印度和智利),難道就都沒有可以拿來說嘴的嗎?《毒鑰》或許尚稱內容與驚悚兼具,其他改編自日本鬼片的作品(《鬼水》、《七夜怪談:西洋篇》、《剎靈》、《不死咒怨》系列等)都只是舊酒裝新瓶,毫無新意。現在甚至連號稱以劇情取勝的獨立製片,也製作出令人啞然失笑的無言作品。

《回魂》的故事描述一名運輸業的業務代表喬安娜(Sarah Michelle Gellar飾),自從11歲那年出了車禍後,便開始出現一些揮之不去的幻覺。某次出差時,喬安娜夢到一位素未謀面的女子被慘酷殺害的過程。當她試著去找出夢境背後的真相時,卻發現夢境女子的險境竟與自己的幻覺不謀而合,同樣悲慘的命運即將發生在她身上……。

《回魂》有個看似不錯的劇情簡介,很可惜地在名不見經傳的導演Asif Kapadia的執導之下,竟變成步調沉悶且難以下嚥的地雷片。裡頭除了Sarah Michelle Gellar的演出尚有可觀之處外,其他部份幾乎乏善可陳。

我是金桔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